生活中意外的馈赠,常常让人如获至宝。
成年这么久,还是一颗孩子的心。
所以,那天朋友打电话说,要送一张音乐会的票给我时,我真太高兴啦!
而且是在,去年新落成的敦煌大剧院,那个坐落在鸣沙山下,和文博会馆,比邻而居的雄伟、古朴建筑里。
驱车前往,有说有笑,心情愉悦。
时间有点儿紧,来不及细细欣赏,沿途景色。
下车,环顾四野,夕阳的余晖,照亮天际,大漠长风徐徐吹过。
同行的女子,绿色毛衫,如初生的柳枝般明亮、惹眼。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现场欣赏交响乐。
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当我们在暗红色阶梯座位上落座时,那灿若繁星的背景,沙漠色的装饰墙壁,柔和不扎眼的灯光,以及乐队和唱者的阵容,整齐,庄重,便深得我心。
这是《敦煌之春》2017首届文博国际艺术节.大型交响合唱《梦回敦煌》的演出现场。
甘肃省交响乐团,精心创作,倾情打造的一台节目,主要内容是,丝绸之路,敦煌文化。
非常专业,非常震撼。
观众席上,座无虚席,一楼,二楼,全都爆满,灯火交汇。
节目分为两个部分:《丝路篇》和《朝圣篇》。
第一部分,《丝路篇》开始,左右墙壁上的黑色小屏幕上,丝路沿线风光,沙漠,骆驼,欧洲的商客,东方的地貌,如书般一页页翻开,男性解说,声音磁性,带一点点沙哑,有一种厚重的质感,如丝绸之路的历史,从遥远处走来。
音乐响起,混声合唱“向往敦煌”正式拉开序幕,接下来是“丝路印迹”,无伴奏演唱“敦煌的月牙”,“两关怀古”,男声混声合唱,之后,是“梦回敦煌”,“敦煌宝卷”。
中英文对照的字幕清晰可见,台上的演唱者演奏者,配合天衣无缝,小提琴,大提琴,二胡,叫不上名字的乐器,几十个合唱演员,在女指挥的手势下,整齐,干净,起落有致,千军万马,奔腾不息,音乐和歌者,沐浴在灯光下,如梦如幻,天籁之音,贯穿身心。
听着纯美音乐,看着动人歌词,心里涌动的,是丝路的久远,艰辛,不易,也有自豪感。
第二篇章开始,《朝圣篇》。依次是“心灵画廊”,“千佛呈祥”,混声合唱。尤其是“听说的地方””,童声清亮,混声凝重。“敦煌盛世”,单纯的器乐曲目,最后,以“混声合唱“朝圣敦煌””结束。
莫高的壁画,千佛的慈容,千里追寻,朝圣路上。
那一幕幕,令人目不暇接;那一曲曲,荡气回肠。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让我充分享受到了真正的音乐盛宴,它,如同一个健壮的身体,有着旺盛的食欲,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交响乐,在我看来,曾经如大家闺秀般曲高和寡,而今环绕其间,静静倾听,观看,感受,顿觉美好和悦,浑然天成。
和那一年,在美丽的风景区举办的,《月牙泉之夜》演唱会不同。
那是以独唱为主的演出,各位大神风采毕露。田震,阎维文,李琼,泽旺多吉,还有新疆的克里木。
那是月圆之夜,在天地间的纵情演唱。
今天,它以器乐、合唱为主,带领我进入音乐的无限天地,漫步,聆听,感受。
听说敦煌大剧院的规格,是按照国家大剧院标准修建,设施高档大气,其中,仅钢琴,价值200万,分别是从音乐之乡维也纳,和德国进口的。
当然,音乐是无价的。
在我的平凡生活中,它盛大,华丽,美好。
对交响乐,也第一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是众多无名者的合作,默默努力,共同创造出的一台精彩,它犹如丝绸之路,是千山万水,无数人付出汗水、时间才凿通的。
这个春天,因艺术节的开幕,而精彩不断,听说,4月份,桃花盛开的时候,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也会再度来敦煌大剧院演出,我期待。
去年,俄罗斯的大型舞剧《天鹅湖》,我与它失之交臂,心中常感遗憾,今后要抓住机会,不错过任何一次,接近美,享受美的机会。
在眼睛,耳朵,心,难以顾全的状态下,一场音乐会宣告结束。
意犹未尽。
走出剧场,只见月色清明,星星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