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有人批评罗振宇,《罗振宇的骗局》原文连接
要说这类文章有什么好处的话,就是能从批评者的角度,看从哪些方面批评自己喜欢的的东西,看看有没有道理?又,自己为什么注意不到?
下面我带大家看看这篇文章都批评了什么?
一、 刘刚真的有你这么损的朋友吗?
作者先是描述了一个可能虚构但很写实的故事: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
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
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
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
“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
然后,他出门上班。
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
“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
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
他又点开了“在行”,
“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
“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
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
“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
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刘刚每晚“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把自己的一天度过的充实一些,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一点确定性,这不是挺好的吗?
然后作者评价:
刘刚这两年很焦虑。
打开电视,看到别人英语流利如老外,
他坐不住了,下了一个英语APP,
走路、做饭都戴着耳机练习听读。
打开公号,读到《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学习的人》,
他坐不住了,赶紧买回一摞书。
刷刷知乎,他又一声惊叹:
“这个人的回答好专业好高深,我差太远了,不行,我得订他专栏。”
我问刘刚:“你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啊?”
刘刚一下说了三个原因:
** “时代变化太快,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用。”**
** “别人懂的东西自己不懂,怕落后于他人。”**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害怕自己被社会淘汰。”
刘刚的三个担心,其实极具普遍性。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样患上了知识焦虑症。
一天不求知,心里就不安。
刘刚看别人的回答高深,这是发现别人的优点;想要后续更多内容,这是搜罗信息;担心自己知识不够、落后,怕被淘汰这是生于忧患。从作者的描述上看,这分明是一个对改善自己状态有强烈需求的人。他的每一个需求都是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且他的需求与行动,不会伤害自己、亦不会伤害他人。
作者顺带解释了一下:
何为知识焦虑症?
就是我们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和新的认知迭代始终有一种匮乏感,因为担心自己知识匮乏而落后于社会和他人,从而产生了一种心理恐惧。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
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紧这个时代,
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和学习。”
二、看不惯、看不起的学法
作者讨论了“生而有涯但学而无涯”的情况。信息多、时间少,需要做筛选和减法,先盯紧一个小问题,再解决一个小问题。“罗振宇”们发现了人们有学习的需求,于是满足了需求。学习者付费,提供者收钱,商业和教育完美地结合,这是两全其美的双赢美事啊。
紧接着,作者把问题引到“学了没有成果”这个结论上。这个结论还是比较草率的,没有具体案例、没有涉及到的的具体科目内容、没有调查报告、没有统计。要知道花钱的事,即使再大手大脚,人们总是理性的。况且就算是吃亏上当了,从选择上,学习者还可以换人再学。另外关于成果的界定,原文作者如何衡量“提高认知、思维升级、增加知识、提升技能”?
三、标本不分、药不对症与未经思考
紧接着作者提到了知识的“标”与“本”,用作者的话是“知道但不掌握”这个具体的学习上的问题。要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马谡,在孔明这样的多智近妖的老师指导下也出现了“知道”但不“掌握”,但孔明另一个徒弟姜维就还算争气,没有什么著名失误。从“知道”到“掌握”是个阶段问题,而不是对错问题。别人做事出了失误、吹牛闹了笑话,你可以看不惯,但不能三岁看老。只要不被斩,马谡的能力是能发展的。现在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里,20年后可能就变成了今天的马化腾刘强东。别忘了,有句话叫“莫欺少年穷”。
标本不分、药不对症与未经思考,都可以从试错中逐渐找到本、对症的药与思考。
四、破解黑心商人的阴谋
商人要创造需求,“罗振宇们”创造的是你的焦虑。不可否认,知识付费的推广确实有加剧人焦虑的效果。
但“知识付费只能向你提供精神慰藉”这句就不认同了。在作者的假设里,这是一个怪圈——因为学习后只有满足感的假象,所以无用,因为无用,所以继续付费学……
此处的观点和第二部分其实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确凿效果,怪圈真的能成立吗?应该是“再也不相信XXXX了”才对吧。
五、作者眼里的学习正道
此处是作者本文最有用的部分了。
1、功利地学
先设定目标,用到什么来什么,什么有用学什么。一旦学会、即刻解决问题。
2、由终点反推
这段挺好,我还是直接引用吧:
坐下来,写出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再罗列“这样的人”所对应的知识领域或技能
再把知识领域或技能细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识点
你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图就出来了
3、问题驱动
继续引用: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对想学的知识点进行预先的学习,
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别人的课。
边听边对照,边听边思考,
再把迷惑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然后再去搜罗体系化的书籍,
从中找到解决这个迷惑的原理和方法,
如此这样,你的学习才会变得高效。
4、怎么取舍“多”与“专”
作者说要“系统深挖”,最终“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成为专家是“治疗知识焦虑的最佳方式”。
多与专能分得那么清吗?
在游戏行业里,一个只能画卡通的2D美术设计师,如果尝试着开始画写实的,算是会的多了吧?但是在3D设计师眼里,这些都算是2D美术设计;假如一个卡通、写实画法通吃的美术设计师,开始做3D设计了,算是会的多的吧?但是在程序员的眼里,这些都算是美术设计;假如一个设计师也能写代码,那他在市场人员的眼里是,这些都算是搞研发的;假如这个人既能画又能敲代码还能做市场,那在外行眼里,你就是个做游戏的。
多与专本身不构成问题,界定也很模糊,而且没有人是“能分辨2万种雪花造型而其余什么都不会做”。
5、学以致用
这一点是老生常谈,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五、恨从何来?
“我不反对知识付费,但我反对鼓吹知识速成。
我不反对碎片化知识,但我反对神化碎片化知识。”
“主动学习远比被动学习重要。
系统学习远比碎片学习重要。
向内学习远比向外学习重要。
专业学习远比跨界学习重要。
求知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
后面他说的“如何才是好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都没错,在包括得到app等各种学习分享群里也都有讲。这件事就是很尴尬、就好像有一把锋利的刀,拿在自己手里是普渡世人的刀,拿在别人手里就是杀人越货的刀。
比较有问题的是,从作者在文章开头讲述的“朋友刘钢”以及文末“那你可能还在挤地铁”,处处透漏着一种价值评判:傻逼,你付费学完也还是傻逼。因为你根本不会学,找错人学,结构错乱的学,束之高阁的学。所以要问一句,如果故事不是编的,刘刚真的是你朋友吗?
文章为了抓眼球,标题上带上了付费领域大IP罗振宇。作者的主要攻击对象其实是:反速成与反不系统(咱也不说碎片不碎片的了,每个人理解不同,我一直以为碎片是时间上的碎片,而不是“不系统”),因课时短最不易形成体系的知识。
如果把花钱学习都叫知识付费,那么除了作者列举的“订专栏、订课程、订直播、订小密圈”加进来之外,还得把小学、中学、大学、各类实体培训班、买书都包含进来。不管哪一种学习,从结果评判,总归是有人后续反馈好——升职加薪,有人反馈平平。这里包含的因素复杂,也不是“谁谁学得不好,某某教的不好,XX方法有问题”能说得清的。
不光是最近两年火的知识付费,其实许多技能培训也是——要是本着去了立马变大牛,结果肯定是令人失望。很多技能只有反复操练使用再能长在学习者的脑子里。从有没有操练角度看,的确没有任何一种知识付费能起到这个效果。——但同时,一个人有向学之心、花点钱让想获取更多知识,这总是件好事且人畜无害。就算这些人想要学完卖弄,那有怎么了?附庸风雅总比要比吃喝嫖赌强吧。
关于学以致用、以及学习方向。我认为对待“方向”可以宽容一点。既可以目标明确地学习具体而实用的内容,帮助人提升在社会食物链的排序;也可以随性探索可能用不上的、甚至是无用之学,以满足好奇心为主。
引用胡适的话:
怕什么学海无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最后
平时看朋友圈里分享这类文章、还有知乎上对罗振宇的抨击,我都不敢承认我平时是看“得到APP订阅专栏”的人。文章《罗振宇的骗局》还是抓眼球比说理打动人。真正我看到的负面评论,要属《罗辑思维》的稿子要“怎么颠覆怎么写”这一条,以及罗辑思维复述知乎大V“熊猫君”的译文,引发的版权风波。前者是脱口秀能吸引人的秘诀、后者是伸手拿、自己用。
要是自己能在现实生活中谈笑有鸿儒,自己当然不必去订阅专栏,知识付费了。如果生在高晓松那样的家庭里是可以的,平头百姓一直以来都没有这个条件,而现在这个时代,刚好给人们一个便捷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想要从某人处了解什么,花点钱,内容就在手机上。
最后一个问题是:教你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牛逼程度才可以教你?我觉得在你想要了解的领域比你强就够了。
但是总觉得不是太信服,他可能就比我强一点点,也要我付费学习吗?再次感谢这个时代,我们选择很多。就算不会选,可以问问比我们能力强一点点的人,向谁学习比较好;也可以直接搜这个领域最牛逼的人,敲几下键盘,问问搜索引擎,这事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