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主题是“读懂你的人生脚本”。
命运10 一切都是自传
一切都是自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讲的故事,都是在说他自己。
不同的心理学家,会用不同的路径去研究人性的迷雾。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了“人生脚本”,就像是一个人的人生剧本以牙膏,会有开始、展开、高潮、结束和尾声。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很深地去认识自己的话,我们并不知道这个脚本是什么,只有当它真实发生了、展开了以后,我们才会知道。
那些最打动人的故事,很可能是人类共同的重要“人生脚本”。
那些最打动你的故事,很可能是你的“人生脚本”。
思考
如果有可能,你希望你的人生脚本像哪一部艺术作品呢?
命运11 轮回,是为了疗愈
佛教意义上的轮回通常是讲前世今生,这里讲的“轮回”,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强迫性重复,它是我们自己追求的结果。
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概念,他发现,孩子会喜欢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里扔出去,在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是把玩具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他们不断扔掉这个玩具再重新得到,其实实在不断重复体验慢慢时不时离开自己所带来的创伤。
这些重复体验是有价值的,这也是“强迫性重复”的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孩子在主导这种重复,用这种方式,好像他们能把不收控制的创伤,变成了自己能控制的创伤似的。
- 不断地体验这个创伤,可能会让我们对创伤的耐受度提高。
- 在新的轮回里,会产生新的可能性,能去疗愈这份旧的创伤。
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
“强迫性重复”的不仅是创伤和痛苦,任何一种重要的情感都会被重复,我们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 得到幸福,就重复幸福
- 学会信任,就重复信任
- 得到痛苦,就复制痛苦
- 学会敌意,就重复敌意
强迫性重复的意思是,人们会主动追求重复一些情景,不断去体验其中的一些感受。
我们不仅会强迫性重复一些创伤的体验,好的体验我们也在重复。每当我们重复一个体验时,一个相关的神经贿赂就会被加深,这是“印刻效应”。
在强迫性重复这个过程里,我们也获得了新的可能性,去疗愈原初的痛苦,这是“轮回”的意义所在。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了对过去经验的觉知,强迫性重复才有意义!
命运12 你想要什么样的自传
我们以为是外在力量决定我们的命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命运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
既然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
在这个自传还没有彻底展开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些方法提前认识它,从而改变这份自传呢?
当然可以,这也是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所在。
这里有几种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自传。
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现什么字呢?
关于中国式好人,有一句特别合适:
这是一个好人,一辈子没伤害过任何人,他干枯至死。
认识你记忆中最早、最深的事件或细节
一个记忆最早的事,或者记忆最深的事,都是他的生命隐喻。其实,这个生命隐喻也包括你印象最深的梦,或者一直在做的梦。
你记忆中最深刻的事,就是你的生命隐喻。如果看不破这个隐喻,你的生命就会一直在打转。
在这个认识自传的方法中,关键的不是事情,而是在这个事里,你的情绪情感,还有你因为整件事发出的心念。这个心念,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把你的生命超这个方向去推动,于是演化成了你的人生。
完整地观察一段关系或者事业
作为成年人,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方法:观察你自己的人生脚本,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回想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这中间所有的重要时刻,以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
最佳的观察对象,是一段重要的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或者是一段重要的事业。
在佛教里,有一个说法,人在临死前,会像过电影一样把整个一生回忆一遍,最后会生出一个重要的心念,而这就是人下一世的使命。
一份关系结束的时候,你的心念,会影响下一份关系。
人都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像一个轮回,所以通过截取一个完整的关系发展过程,观察它从出生到死亡,就相当于完整地观察一次我们的人生脚本。
关于人生脚本的另一个重点:只有来自自我2层面的心念,也就是那些图像式的痛和爱、憎恨和憧憬,才能生出真正的外在图景来。
如果你真的身心一致地,勾勒了你的人生图景,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你新的自传。
这个时候,你就不是在重复你童年的人生脚本,而成了你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