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吃粽子
在小时候,家里穷,除了自家种的苹果可以随便吃,其他的水果都要购买才行,春末的樱桃、芒果都没听说过,夏天主要是吃桃、西瓜。麦子熟了,在打麦场里晒,有换西瓜的路过,用簸箕盛一些麦粒换西瓜,那个时候很少流通现金,通常都是以物换物,用麦子换西瓜,用芝麻换香油,用豆子换豆腐,用小麦、玉米换大米、小米……一斤麦子一斤半西瓜,或更多。偶尔有两个用现金购买的,还要把现金按市场价折算成多少斤麦子,再换多少西瓜。 记得自己当时10岁左右,妈妈从姥姥家带了一个菠萝回来,那是第一次见菠萝,怎么吃呢?外面的硬皮和上面的带刺的叶肯定是不能吃的。用刀削了吧,那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刀,用菜刀把外面的皮削掉后,里面还有黑色的孔,孔里还有些毛,这是什么啊,试着咬掉尝了一下,不好吃,又拿来水果刀,把孔挖干净,本来半斤的菠萝,削来削去只剩3两了。这才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围着石板吃起菠萝来。
现在想想,第一次吃菠萝竟然能记住这么长时间,可能跟当时好奇、探索、亲情、简单有很大关系。
端午时节吃粽子,那时候只有端午节前几天会包粽子。因为农忙,这里很少家庭在意这个,即使有包的,也是家里的老人有空闲,给小孩子们包两个解解馋。
那时候没有下乡卖粽子的,不像现在,年头到年尾,大半年的时间都有下乡卖粽子的,还有的是竹筒粽子,附近镇上开了食品厂,专业包粽子,县城的超市里几乎每天都有现做的当天蒸好的粽子卖。那时候想要包粽子还得到集镇上去买包粽子叶,糯米白糖等,一般村里面的代销点是不售卖粽子叶的,因为平常购买的实在太少了。
家乡的端午节比较重要的活动是煮蛋,鸡蛋,鸭蛋,鹅蛋,在端午节这两天,家长把整个篮里的鸭蛋鸡蛋挑个遍,挑个最大的做早饭时煮熟,有些手巧的还在蛋壳上画几笔,吃过早饭小孩子们把煮熟的这个巨无霸带到学校里去都不舍得吃,都小心翼翼的带到学校,跟同学们比,看谁的大,再互相碰撞比谁的更坚硬。
粽子是几年能吃上一次,比如哪一年节气比较晚,麦子都收割完储存到家里了,赶集买粽子,买几个粽子回家蒸熟了吃,吃饭时,把已经凉过一会儿的粽子剥开,粽子胖嘟嘟的,浑身都黏糊糊,表面是一层糖,轻轻咬上一口,软软糯糯的甜甜的,很好吃,粽子里的米粒要比平常的大米小,比平常吃的米要黏,更甜,后来才知道那是糯米,两三口吃掉大半个,还有最好吃的枣藏在米里,小心的嚼着把枣核吐出来。粽子和鸡蛋下肚,这个端午节的仪式也基本上接近尾声了,北方没有那么多水,不像南方还要划龙舟比赛的。
直到几年前吃到一种咸的粽子,里面的馅儿还有些肉,真是颠覆了自己的认知,虽然馅儿挺香,但从心里感觉别扭,勉强吃完——还是甜粽子好吃。
现在不管是超市里,还是走街串巷卖粽子的,买粽子很方便,而且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以及升级版的竹筒粽子,孩子放学时买两个,相对于其他的零食,这个吃起来更健康些。
又到一年端午时,粽子飘香。又想起以前坐在餐桌前剥粽子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