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的临床使用案例

心脏支架是严重冠心病患者的“救命神器”。近日,温州市一家医院成功为一名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植入一枚生物可吸收支架。这个可吸收支架植入后2~3年内会被人体组织吸收,保留血管自然通畅状态。据了解,这项新技术是温州三甲医院首次进行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医院方面介绍,患者因心绞痛前来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回旋支中段严重狭窄,需植入支架解除狭窄病变,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梗、猝死等风险。医院医生考虑患者为中年男性,若使用传统药物涂层金属支架,支架将永久留存体内,并可能带来远期临床事件风险,限制了患者以后做高磁场磁共振等检查。经医院介入团队反复商议,建议患者使用生物可吸收支架。

手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得到缓解。

据了解,植入支架是将心脏狭窄的血管撑开,让其保持通畅的血流,是治疗冠心病特别是血管严重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金属支架由于材料不可降解,即便完成开通血管的任务,也要和心脏相伴一生。如果不继续控制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植入支架的部位还有再次发生堵塞的风险。生物可吸收支架是由天然材料和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构成,植入后在近期既可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血流供应,实现和金属支架一样支撑狭窄血管的功能,又能避免像金属支架永久存留体内带来的远期安全风险。降解后可完全消失,无支架异物留存于血管,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可以恢复到自然状态,从而实现“血管再造”。

相比传统金属支架的植入,可吸收支架植入对手术医生会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整个操作流程也更为规范,辅助血管内超声检查,达到血管内精准治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已逐渐趋于年轻化发展,使国内进入心血管疾病高发“窗口期”,2019年就有近百万例...
    心健康阅读 3,911评论 0 1
  • 近日,浙江长兴县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案例,患者今年68岁,11月初,她突然感...
    心健康阅读 1,176评论 1 1
  • 近日,一家医院完成一例可降解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该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
    心健康阅读 4,196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6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4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