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三十而立”的理解是,既然都三十岁了就应该要啥有啥,有房有车有媳妇儿有孩子,事业有成,家庭稳定幸福,恨不得人生的所有大事都在30岁之前完成,从此功成名就,像童话里的人物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有些人一抱怨就是:“我都30岁了,还立不起来,还啥都没有。”从这种心态可以看出,人们对30岁这个年龄上的门槛是抱有某种期待的。但是孔子他老人家真的是这么认为吗?
“三十而立”,源于孔子的《论语·为证》,原文引用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解读是,这段是孔子在谈到为证的时候谈到了自己。孔子十五岁时,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三十岁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但这时候还有怀疑和摇摆的现象,到了四十岁,在用自己的原则经历许多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到了六十岁,不管好话坏话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在为人处事的方面才成熟,做事的时候基本不会犯错,“不逾矩”。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在《中国式管理》里也提到了“三十而立”,是“希望大家不要太早确立原则,以免在弄不清楚道理的真相之前便把原则确立下来,害人害己”。因为“15岁时,能够立志向学,抱定学则不固(学习的目的是多发现一些可以参考、选用的替代性方案,使自己不固执)的态度,一直到30岁时,博学多闻,还要防止不求甚解的缺失,才能够立下原则,以收到择善固执的效果。”从15岁到30岁,是要学习从“不固”到“固执”的一个过程,是个人修养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可见三十而立的“立”是人格的独立,是人生处事原则的确立,而不是经济独立或者成家立业。单从字面意思上得出的直观理解,或者是误读,实在是害人不浅。
古人重视个人修养,淡薄物质名利等身外之物,所以,孔老先生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只是给出个人修养方面一把阶段性的标尺,只有不断的“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智慧所在。所以还没房没车的“奔三族”大可不必拿“三十而立”当做失望的挡箭牌。
反之,那些按照世俗观念已经“立”起来的人,也不要沾沾自喜,错以为你的成就已经达到了老祖宗的标准,孰不知人家根本没把物质这种身外之物放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里。还是多读读书,多充实自己,用更豁达的眼光去看世界,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