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节在于观察
七、日记
东北的事变愈演愈烈,民众在激昂的情绪中过了国历新年。学校已放了寒假,但学校的抗日工作没停。
乐华的父亲因行务要去上海,顺便带了乐华同去。为了让乐华与上海许多亲戚家的小朋友们有见面的机会,也让乐华见见大都市的情形。乐华向学校抗日会编辑股请了假一同去了上海。
然而乐华父子刚到上海闸北的舅父家,便遇上日军侵犯闸北。十九路军与日军发生了枪战,乐华父子俩和舅父一家在闸北提心吊胆的煎熬着。
后来他们一起借机离开了闸北,前往租界避难。乐华每天生活在愤愤的情绪中,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用日记记录着上海每天的战乱生活,泄愤着自己的思想情绪。
而另一边H市,大文和同学们都惦记着乐华在上海的安危。打听着他们在上海的消息,并期盼着乐华从上海来信。
乐华终于从上海捎来了信。大文看了后带到学校,让其他同学也看了,并把部分日记发表在了校《抗日周刊》上,供广大群众知晓。
发表的日记中,有一段记录了乐华在闸北夜里听到枪声的日记。
我们醒了后,果然继续地听见了一种比鞭炮还尖锐而沉着的声响。父亲和表哥都说的确是枪声,看来已经开火了。呀,竟免不了要接触!心里不觉感到一些恐怖。隔不了几分钟,枪声竟连续而来了,并且有机关枪的声音夹杂在里面。舅父说睡在楼上危险,应该睡到楼下去。于是我们就在外面机关枪声连发时,每人顶了一条被头,匆匆地走下楼去,就在客堂的地板上胡乱睡下。外面的枪声一直延续着,没有停止的时候。我们睡在地板上,除了还只五岁的表弟外,谁都睡不着觉。我的胆量素来并不算小的,可是今晚上却无论如何不敢把头伸出到被外,身子在被里老是瑟瑟地抖,头上身上全是汗珠,把一件衬衫都湿透了。呼吸几乎窒塞,每当枪声稍为和缓一些或者稍为远了一些时,便把头探出被来透一口气,正在觉得略为舒适的时候,常常是一声极响的枪声把我的头又吓进被头中去。挂在墙上的钟,一点,两点,三点,四点,没有一次的敲响不钻进我的耳
里。但愿天快些亮………
名著名篇推荐
①《白洋淀纪事》孙犁
②《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
③《芦花荡》孙犁
④《独腿人生》罗伟章
⑤《闲读梧桐》余秋雨
⑥《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⑦《提醒幸福》毕淑敏
⑧《敦煌漫记》杨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