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了10天,就是说我的混乱状态持续了10天。今天要做个深度反思。
第一个反思是:充分发挥运用自我决定权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在1985年提出的,这条理论其中一个方面是当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是发自内在真实需要,很容易自主去做,而做事的动力是被外界某种标准推动时会非常抗拒,迟迟不愿意行动,效率低,保持性差。为什么先介绍这个理论,是因为我这10天都处丧失自我决定权的状态中,最开始拍摄视频的目的是记录自己成长,我想传递的是自己每天学到的内容及一些小的感悟,连续拍摄几条视频后,有朋友在拍摄手法和内容上提出建议,他的出发点肯定就是希望我越来越好,他在讲的时候我就觉得说得真好,我要是这么改肯定能比现在好。但是在实操上,就是一直处在停更状态。因为我接受了他提出的建议,就是要考虑内容是不是够有意思,前几秒能不能抓住观看者的心,会不会有更多人关注我,有了这些期待,所以每次当我想写文案时候,这些标准就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让我纠结、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会感觉这件事变得特别没劲儿,有一种丧失我自我决定权的感觉。我每天都不断在精神内耗,忧郁、悲伤、沉默、暴躁、消极等等这些情绪都围绕着我。这样看来我是不是很脆弱,别人出于好心提出的建议给我整的快怀疑人生了,我能做的就是去觉察自己、让自己不断的静下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每件事,就算不成功,最起码不内耗,接纳自己的种种情绪,拥抱自己的独特性。
第二个反思是:性格敏感多疑,训练自己放下我执
问题:脆弱、心理防线极低,很容易崩溃,成年后的摸爬滚打并没有让我像想象中坚强麻木,反而容易在一件小事上崩溃,泪点低、痛点低,生活要击垮我简直易如反掌。比如:在我装作很坚强时候有个人说:这小姑娘内心很苦,故作坚强,需要大家好好多关心她。这句话就会触及我的心理防线,够自己哭好几天,当然这是上个月的事,现在想想我只想骂自己这个大傻X,真的不需要这么矫情,这句话就是适用于所有人,谁长大的路上不是有很多委屈和迷茫、无奈。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疼。
问题:要强:就是很难理解,身体很娇弱,精神层面不强壮,居然出奇的要强,很难欣然接受他人的馈赠和好意,甚至连主动求帮助都要考虑再三,能自己完成的事,绝不麻烦别人。比如我之前没有客户,老板给了我两个客户,然后我自己当时心里感觉是为啥给我客户,我是拖后腿了吗,给我客户对其他人来讲不公平,我不能凭自己努力得来客户要靠别人施舍吗?就是很奇怪,种种负面情绪都会冲上来,不情不愿接了客户。从老板角度来讲,给你客户还给堵挺来了,他可能会觉得这孩子不知道感恩啊什么的,帮忙帮的心理发堵,但是作为我自己,我的心理太脆弱,不太适应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上个月的事,现在释怀很多了,如果以后别人再主动提出来帮助我,我肯定会处理的比以前好,让大家更舒服点。
问题:很难接受他人的批评,尽管批评的客观,对我成长有帮助。
我不能接受大多数人对我的批评,应该差不多说是任何人对我的批评,很多是因为自己太脆弱了,心理接不住。所以我和谁都尽量保持在一个范围内交往,别太近了。很多在我这都感觉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大惊小怪,所以会给别人感觉“矫情”“小心眼”“想不开”。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再去找突破口才行,目前改变很难。
最后做个展望:每个人的归宿都是自己,学会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是一生的必修课,希望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