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某晚,我偶然看到电影频道在播放《心灵捕手》,上次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大一大二期间在宿舍集中扫片的时候,当时追着几大电影节的获奖片单走马观花,现在只记得大概情节了:心理学教授肖恩帮助问题少年威尔走出阴霾,拥抱自我。
凑巧的是,上月我的主要阅读书目就是丹尼尔·韦特利的《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一本心理学教材,再看《心灵捕手》,发现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竟然多次印证了书中的理论,读完全书更是发现心理学的无穷魅力,甘之如饴。
1997年12月首映,格斯·范·桑特执导,罗宾·威廉姆斯,马特·达蒙主演。
悲惨的童年经历导致长大后的威尔习惯过度的自我保护:个性暴戾刻薄,始终处于防御状态,对他人缺乏信任感,恐惧变化和未来——这是比较典型的低自尊。低自尊是阻碍自我实现的一大障碍,《成功心理学》中有很完善的分析:
健康的自尊不等同于自我中心主义、傲慢、自负、自恋或优越感,事实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人有时在试图掩盖他们的低自尊。
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技能缺乏信心,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持有较多消极态度的人难以感觉到美好或采取积极行动,消极思考意味着关注你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缺点和问题,它压抑我们的情绪,阻止我们承担风险、做出改变和表达真实的自我。消极思考与悲观主义如影随形,倾向于预期最坏的可能结果,经常被对失败、损失或拒绝的恐惧所驱使,他们希望通过不断地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来避免使自己失望。
《成功心理学》第四章:自尊
影片中威尔的最初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内心饱受低自尊折磨的少年,他把暴力和刻薄当作自己防御外来伤害的盔甲,非常敌视试图分析自己的心理辅导。《成功心理学》进一步分析了低自尊的危害:低自尊瓦解人的自信,让人回避风险,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敢向往未来的成功。面对自己的爱情,威尔感觉到自卑、多疑,恐惧变化,甚至怀疑女友的爱。
幸运的是,肖恩教授没有放弃威尔,心理学的四个主要目标:描述、预测、解释和改变人的行为。理论是冰冷的,而肖恩教授并不是一个手执手术刀的冷冰冰的看客,“你以为我理解你,仅仅是因为我看过一本《雾都孤儿》吗”?通过一系列真诚、平等的接触,肖恩给予威尔理解与支持,获取了他的信任,最终走进威尔的内心,帮助他正视自己的过去。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绝不是一本浅薄浮夸的成功学书籍,而是一部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界定“成功”并引导构建自我实现的心理基础的通识教材。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被吓到——果真是超级厚的一本大部头,每个章节还有练习题——学渣感觉有点头大,不过认真看进去,彻底了解这本书的逻辑和结构,确实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本书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将关于“梦想”“自我”“成功”的秘密娓娓道来,详尽地阐述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引导读者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估,帮助读者确定目标、树立信心、开启自我实现之旅。
在肖恩教授的帮助下,威尔最终挥别了过去的伤痛,放下包裹自己的坚硬盔甲。电影结尾,威尔驾车驶离生活了二十年的小镇,怀揣勇气与温情向美好的爱情和未来出发,镜头终结于一条无边无际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