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文太难了,一个小时五十个字都写不完!
孩子看的书也不少,可是作文就是写不出来,你有好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是我干语文老师以后,听到最多的抱怨。听的多了我开始思考。作文究竟该如何学习?
我的老师以前说言为心声,会说就该能写,多读书就会写好文。可是,我自认读书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可真正开始有意识的写也就是最近几年。
从小学到高中,我虽然爱看书,爱说话,可每每遇到作文时也是绞尽脑汁拼不出几个字,偶尔出现思如泉涌了,不是跑题就是废话太多,离高分作文差了十万八千里。
直到后来教高中,需要指导学生习作,我收集了大量满分作文开始分析:渐渐明确作文不该是一种随缘的操作,也不是读书多就能写出来。作文有一定的指导方法,越细致越具体,孩子们越容易操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指导也是一样。让孩子爱上写,肯写,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过渡到三年级开始成文,其实就是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说到有趣的写。
这个写作的起步阶段,建议大家一定要仪式感满满。给予孩子明确的指导。
看图时,孩子们的兴趣点是发散的,众多的信息,他可能浏览一遍后只能看到他感兴趣的,然后又转到下一个,写出来的文字就难免颠三倒四的。这时候家长和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观察,最后集中到喜欢的注意点上。孩子慢,或者用词比较干涩不要去修改,抓住闪光的词,没有词就找到逻辑思路,用具体的点去赞扬,夸奖孩子。有内容的认可会让孩子更有表达欲。
中年级开始有写作文的要求。不再是50个字~100个字的一段话,而变成了300多字的文。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段话可以罗列出观察到的东西,可一篇文就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进行。
这对孩子的思维要求是很高的,孩子过渡的好后期就会对写作有兴趣,挫败感过大,很容易就让孩子失去对文的兴趣。
这一阶段的指导,重在抓住时机,进行思维训练。
比如清明节老师布置去为烈士扫墓。有的家长为任务带着孩子匆匆扫墓拍照结束。可是有的家长先收集资料,附近的烈士林园有哪些烈士,有哪些动人的故事,筛选出能触动孩子心扉的两三个英雄故事给孩子讲讲,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甚至可以写出来,带孩子去扫墓时,从衣着到礼节为孩子做好榜样,扫墓结束,和孩子交流当天看到的景象。鼓励孩子把这一天的感受写出来。
其实这样一件事就是一个闭合的作文思维训练。当任务完成的家长就失去了训练的好时机。准备好的家长无形中就完成了一次作文辅导,写作前素材的收集,写作时关注的重点,情感的融合。这样多训练几次,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不缺优秀的文。
到了高年级孩子的文需要一些文采,这阶段我主张学生多背文。但这和多读书不是一个概念。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漫长的熏陶,而习作需要的是套路。他不宜用熏陶,而适合用公式。
好的文有一套自己的公式。最好的范文就是课本里的课文。他们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词,都可能让你的文顿时生辉。但这需要老师的指导,靠悟多少有些玄,很难把握。
刚开始以模仿为主,开门见山的开头文中有个排比,那么孩子的习作也要求有个排比,中间有两段对比,也要求有。比着葫芦画瓢,画上10遍后,等孩子的线条稳定了,再抛开范文,让孩子开始我手写我心,你会发现容易多了,也很上路。
当然,生活中对作文训练的方法数不胜数,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小学阶段只要能让学生切实可操作就是好方法。
如果你也有好的指导方法,欢迎一起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