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一部反腐电视剧中,借用了一段《沙家浜》中的唱腔,剧中人物反复议论“姓蒋还是姓汪”,看来想知道谁是问题人物,得追到源头《沙家浜》。
电影《沙家浜》拍摄于1971年,作为现代京戏的样板戏之一,它具备那时样板戏的所有特点。关于样板戏的描述和讨论并不陌生,巴金曾说春节期间听见人清唱“样板戏”,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句话存在了记忆里,也成为我对样板戏抗拒的潜因。可是打开视频,开头那充满力量的动员式语言,让我想起父辈谈恋爱通信都要先向伟大领袖致敬。伴着这种陌生与距离感,饶有兴致地看完了《沙家浜》,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剧中人物形象非常具有时代性。正面人物都是浓眉大眼,女性一律圆脸,大圆或者小圆。这既有传统戏曲脸谱化的影响,也是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映衬。在文娱生活只有进戏院的时代,由于舞台表演的需要,演员都是大头大脸盘子。自电视、电影问世,影像技术的发展,演员为着上镜,追求小脸,努力瘦身。而伴随智能手机的面世,自媒体的扩张,普通人也开始以小脸为美。工业时代,美也是可以大量复制的,于是今天我们看到锥子脸、网红脸大行其道。美的形象标准发生了变化。似乎样板戏时代就如同圆一样,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而今天,尖下巴是美人的标配——这是追求锐利、个性的时代。
《沙家浜》主角是郭建光。其出场动作、语言都很美,可是一直到今天,观众都自觉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阿庆嫂身上。提到这部戏,马上想起“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为什么会这样?阿庆嫂身上有“戏”。尽管主人公是新四军,但是冲突的关键场面发生在阿庆嫂、刁德一、胡司令之间。阿庆嫂与二人斗智斗勇,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其中三人第一次会面,刁德一打算试探阿庆嫂,胡司令埋怨刁德一不给面子,阿庆嫂窥探敌意,三人你一言我一句,唱词连贯,浑然一气。这种在同一时空下,借助舞台的立体表现力,揭示人物心理,不得不说妙极。当然,我也注意到,整部戏中,阿庆嫂换了三身衣服。
戏中台词唯一具有文学性和浪漫情怀的都出自郭建光。诸如“我心潮起落似长江”,“月照征途风送爽”“穿过了山和水,沉睡的村庄” “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语言平易生动,特别那句“月照征途风送爽”,正是“与谁同坐,明月清风和我”的化境。
样板戏培养了一代人的审美和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崇高是样板戏中斗争哲学的基础。爱国主义、对领袖和革命事业的忠诚,为了集体可以牺牲小我,这些是样板戏表现的主题。它们也构成了戏剧的魅力,但是戏剧的生命之源是观众。作为今天的观众,我们仍旧看样板戏,讨论样板戏,这应该是对文艺作品最真诚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