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大黑河(完结)

小杨要照顾的是个性格古怪的老太太。她只有一个儿子在河北工作,但不跟他来往,和二孙女居住在北京后海的一个小四合院儿里。让老太太唯一感到骄傲和津津乐道的是她的三个孙子孙女。她的大孙女在美国工作,二孙女在外企当白领。最小的孙子则在上海某著名高校读研。

把小杨从北京站接回家的正是在外企工作的二孙女,她让小杨叫她二姐。

小杨永远都记得第一次踏进那个四合院的大门,老太太对她从上到下的那通审视和盘问,让小杨觉得自己好像是旧社会卖进大户人家的丫鬟,她一边怯生生地回答着问题,一边紧张地不停用指甲抠着自己的衣角。她生怕雇主看不上自己,还得回到县里那个工厂去剪毛皮手套。正当她不知所措、紧张万分的时候,老太太递给她一个指甲剪说:“去,把手洗干净,剪剪指甲,吃饭了。”

那天的晚饭是二姐夫做的,他对小杨很和气,小杨也迅速地进入角色,吃完饭后立刻帮忙收拾碗筷,在洗碗的过程中,二姐夫详细告诉她厨房的注意事项,还有每天她需要做的事情。并鼓励她在闲暇之余还要继续学习,争取学到一门技术或参加自学考试拿到一个文凭,将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二姐夫的这些话,像一股暖流涌进小杨的内心,让她在这陌生的北京城,在这寒冬的夜晚,感到一种久违的暖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杨暗暗下定决心,为了这些话,也要用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来照顾老奶奶。

晚上,小杨要和老太太睡在一张大床上,那张床足足有2米宽,二姐交代老太太夜里要喝水,还要起夜,小杨一一答应,并把夜壶放在自己身边,方便自己随时照顾老人。睡觉之前,小杨还帮老人洗了脚。

二姐在一旁看着小杨干活十分利索,就问她之前是否照顾过老人。小杨说,她小时候每天晚上都给奶奶洗脚,倒夜壶,奶奶不在了,又帮爸妈做这些事情,都习惯了。

二姐对小杨的表现特别满意!就连一向挑剔的老太太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坐了一天多的火车,小杨实在太困了,她把老太太安置好后,倒头就睡着了......"醒醒,醒醒,小华......"

小杨睡得正香,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小名,她以为自己在做梦,梦到了家人,小杨癔症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现在北京,正在别人家做保姆,她现在的工作就是立刻起床,问老太太的需求,于是她一激灵,猛地从被窝里爬出来问,“奶奶,干什么?”“我要小便,快,拿便盆来......”

老太太看起来已经生气了,说:“你睡得真是雷打不动,叫你半天都不醒。”

“那个,对不起,奶奶,我下次一定注意。”小杨这时已是睡意全无,紧张地摸到便盆放到老太太的被窝里,

“去看看炉子,再添一块蜂窝煤。”老太太又命令道。

九十年代的北京平房,冬天取暖都用煤球,半夜要起来加煤;上厕所都要去胡同口的公厕。所以小杨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倒夜壶。

就在这个夜里,小杨再也不敢睡了,她害怕自己睡着,再次怠慢了老太太。

此时,屋里很暖和,小杨从小到大都没有在冬天里感受到这种温度,这家的晚饭也很好吃,二姐和二姐夫人那么好,每个月80块钱的工资包吃包住。关键是,二姐夫还支持自己学习,这种工作在老家县城是绝无仅有的。

“就是因为这个条件,我在二姐家干了八年,”

两千年中秋节的夜晚,小杨久久地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八年,96个月,7680块钱,我出来工作,找房子,地下室半年的房租是3000块,我又买了一辆自行车和生活用品花了1000多,现在银行卡里还有3000块。”

陈婳静静地听着小杨的述说,她被眼前这个瘦弱却坚强的女孩震撼,此时,她不再怜悯她的苦难,而是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敬佩之情!就这样,小杨尽心尽力照顾着老太太,每天推轮椅带她出去遛弯晒太阳,去菜市场买菜,去后海结冰的湖面看人们滑冰;老太太的脾气时阴时晴:在她眼里,小杨就是保姆,就要时刻地干活,不能有自己的事情,更不能去看书学习。

但是二姐和二姐夫却非常支持她学习,姐夫在机关工作,休息时间相对宽松和固定,他经常在闲暇时给小杨辅导功课,姐夫有一台电脑,有时候会教她打字。

刚开始学打字时,老太太非常生气,就用拐杖使劲敲击地板,指使小杨干着干那的,这时二姐夫会说是小杨在帮她打文件。老太太一听是帮孙女婿干活,说话的语调立刻就变了,直到小杨把五笔字型练得滚瓜烂熟,老太太都还蒙在鼓里。

再往后,二姐又给小杨报了文化课培训班,帮她选择了会计专业,她像个陀螺,浑身充满了干劲,不知疲倦地忙碌着:照顾老人,做饭,还有每个晚上被叫醒拿便盆 ......在这样紧张的工作中,她还挤出时间学习,一个初一就辍学的孩子,用八年的零碎时间半工半读,竟然拿下了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并考取了会计证。

当小杨从二姐家出来的时候,老太太哭得很伤心,对小杨恋恋不舍。她说小杨是照顾她时间最长,对她最好的保姆,她说以后再也不会碰到像小杨一样的人了。

小杨说她很感谢二姐和二姐夫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指引和帮助,如果没有他们,也许自己还在内蒙古那个小县城混混沌沌地活着。

自此,她说自己解放了:终于可以自己一个人睡一张床了,终于夜里不再被别人叫醒一觉睡到天亮,终于可以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工作以外的时间想去哪里逛街就去哪里,想给家人打电话就打... ...

如果说,来北京之前,她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但经过八年的保姆生活,考取了文凭的她再次出来工作时,她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困难的知识青年。

她从来不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苦难前低头,但她的内心从未屈服过,她不断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有结果。

她将所有的苦难一饮而尽,就算生活的把她踩进泥里,她也能开出一朵野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咚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有节奏地敲打了四声。 正盯着电脑修改设计稿的陈婳头都没抬地回应着:“请进!” ...
    琴声回响阅读 393评论 0 2
  • 春天终于来了,清晨金色的阳光,把蒙受了一个冬天的院子脱去了灰色的铠甲,把院中的那棵山楂树催出了绿芽,猪圈的那头小黑...
    琴声回响阅读 503评论 0 6
  • 暑假来了,小杨跟随妈妈也到县城毛皮厂做手套。她干的是杂活,自然工资是极低的,但是时间却和大人们是一样的,她瘦小的身...
    琴声回响阅读 31评论 0 1
  • 今天中午美美的睡了几小时,大脑特别舒服,在跟姐聊天,给她发我今天穿裙子拍的视频,看着我眼睛发呆,姐说大脑被怨恨恼怒...
    SX书莘阅读 4,790评论 0 1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833评论 1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