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书结缘的起源:
这本书来我家做客已一年有余,它的到来开拓了我的艺术鉴赏视野,虽然主人是外行,但为了提高生活品质,更应该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我与它的缘分不浅,之前读过傅雷家书,从他对孩子的教育风格来看,比起梁启超教育孩子更加严厉,我很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于是,我搜了傅雷有关的文学作品,搜到了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所以说,我们的缘分不浅,今天再次拜读了大师的第四讲之莱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瑶公特》。
作者介绍:
傅雷(1908.4.7—1966.9.3),字怒安,号怒庵,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于上海),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20世纪60年代初,因翻译巴尔扎克作品的卓越贡献,成为了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会员。“文化大革命”之初,因受到各种形式的凌辱,1966年9月3日愤而离世。
从作者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博学多才、潜能无限,虽然生在那样的年代,但作者依旧活得精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与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自己的事业,我们都要看到学生和自己的无限潜能,而不是过单调的亮点一线的生活。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学生有更广阔的舞台。
傅雷老师对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瑶公特》的赏析:
之前只知道《梦娜丽莎》这部闻名于世的作品,今天读了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才知道,原来《蒙娜丽莎》的真名叫《瑶公特》,这幅画的声名、荣誉及其普遍性,几乎把达·芬奇的其他的杰作都掩蔽了。画中的主人公原是佛罗伦萨人焦孔多的妻子蒙娜丽莎( Mona lisa)。这里有个小小的典故,“瑶公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诗人阿里奥斯托( Ariosto)所作的短篇故事中的主人翁的名字,不知由于怎样的因缘,这名字会变成达·芬奇名画的俗称。提及达·芬奇的名字,一般人便会联想到他的人物的“妩媚”,有如波提切利一样。然而达·芬奇的作品所给予观众的印象,尤其是一种“销魂”的魔力。这超自然的神秘的魔力,的确可以形容达·芬奇的“瑶公特”的神韵。这副脸庞,只要见过一次,便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记忆。而且“瑶公特”还有一般崇拜者,好似世间的美妇一样。第一当然是莱奥纳多自己,他用了虔敬的爱情作画,在四年的光阴中,他令音乐家、名曲家、喜剧家围绕着模特儿,使她的心魂永远沉浸在温柔的愉悦之中,使她的美貌格外显露出动人心魄的诱惑。1500年左右,莱奥纳多挟了这件稀世之宝到法国,即被法王弗朗西斯一世以一万二千里佛(法国古金币)买去。可见此画在当时已博得极大的赞赏。而且,关于这幅画的诠释之多,可说世界上没有一幅画可和它相比。所谓诠释,并不是批评或画面的分析,而是诗人与哲学家的热情的申论。然而这销魂的魔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莱奥纳多的目的,原要表达他个人的心境,那么,我们的探讨,自当以追寻这迷人的力量之出处为起点了。这幅作品脸容的神秘,其中含有“摄魂制魄”的力量,它可以扰乱我们的心绪不得安息。这神秘正隐藏在微笑之中,尤其在“瑶公特”的微笑之中,单纯地望两旁抿去的口唇便是指出这微笑还只是将笑未笑的开端。而且是否微笑,还成疑问。这微笑引起的疑问还很多:假定她真的微笑,那么,微笑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温婉微笑,或是多愁善感的人的伤感的微笑?还是一种蕴藏着的快乐的标帜呢?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
然而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电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伤感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吗?他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意光明同样欢乐。
感悟与收获:
通过阅读傅雷老师对《瑶公特》的赏析,当我再一次欣赏这幅名作的时候,较之前有了新的感悟,以前觉得就是一幅蒙娜丽莎的画像,看着画也没有任何想法,就是觉得画中的女主人公有着朦胧的美,可今天阅读完傅雷老师的解析后,当我再看这幅杰作的时候,我有了新的感受,当你怀着一种快乐的情绪去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你便真的会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当你怀着伤感的情绪去欣赏作品的时候,你会发现,蒙娜丽莎不再微笑,这个现象反映出一个道理: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也要像欣赏这幅美术作品一样,当你怀着一颗喜乐的心去面对工作、生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享受到的就是喜乐;当你怀着一颗伤感、抱怨的心去面对工作生活的时候,我们的周围就会笼罩着忧伤。所以感谢傅雷老师的精彩赏析,让我悟到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