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常常闲逛到太阳落山,自己决定找哪个朋友玩,没有人会检查我们的家庭作业。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却为孩子报音乐课和体育课,督促他们做家庭作业……是什么导致了如此迥异的情况?

我们的教养方式事实上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现在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并非我们小时候接触的育儿文化。即本书的中心论点是,经济环境会影响父母的决策和与子女互动的方式。

贝克尔认为,经济学是一种用于分析人类行为的通用工具,不一定局限于狭窄的传统主题。贝克尔在他的研究中将经济学的领域拓展到诸如犯罪、政治、宗教和家庭等社会现象。

用经济学方法理解人类行为的要点在于,人们在环境施加的约束之下,尽最大可能地实现他们的目标。

在本书中,我们想使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人们作为父母所做的决策。为了做到这一点,正如我们在企业的例子中所展示的那样,需要先了解父母的目标和约束,即父母试图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他们的行为被施加了什么约束。

鲍姆林德识别了三种主要的教养方式:专断型(authoritarian)、放任型(permissive)和权威型

专断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用鲍姆林德的话来说:

专断型父母试图用一系列行为准则塑造、控制并评估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这种行为准则通常是由更高的权威制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标准。

放任型父母遵循了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

权威型教养方式采取了折中手段。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

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权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为,但也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了标准。父母使用理性与权力,通过规律的塑造和思想的巩固来达到目标,并且不基于群体共识或孩子的个人愿望作出决定。

权威型父母的目标是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偏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