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时候是医院儿科的常客,感冒咳嗽发烧,一年不知要跑多少次医院,去的最多的是云岗的航天731医院,以至于与儿科的医生护士都混熟了,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怎么又来了?"
最近几年他气管好了,感冒发烧咳嗽时,一般也不往医院跑了,吃点药就行。
不知是不是因为手术后体质差的缘故,这次没有任何感冒咳嗽等症状,只在周二中午时,发现有点发烧,说嗓子有点疼,下午便听着呼吸粗重,有些憋气。去诊所找医生听诊,医生说气管炎,又因没发高烧,所以只拿了点药吃。晚上睡觉时,呼噜呼噜地睡不着,咳了几口痰出来。第二天凌晨,便打车去了医院。
先去的省中医东院,想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能会好一些。结果,内科急诊只给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看病,护士建议我们去对面的千医,儿子上个月的手术就是在千医做的,倒是比较熟悉,便步行去上千医。
这回有经验了,先去问护士,我们要挂儿科还是内科,护士让咨询内科医生,医生说挂儿科吧,然后就来到儿科。值班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问“哪不好啊?“
“气管炎。”
“还没看你就知道是气管炎?”
“下午找诊所听诊过,说是气管炎。”
医生无语。
然后开药交费拿药输液。
儿科的小床,显得一米七出头的儿子愈发高大!腿都伸不直,十分憋屈。
电视上演的是小猪佩奇,墙上画的是卡通形象。
还有两三个小朋友在输液。
先做了雾化,止咳化痰,输液时护士姐姐还给儿子绑上一个小手板,绝对是儿童的待遇!
不得不说,儿科护士打针技术就是高超,到现在为止,输液三天,只扎了三下,针针见血,例无虚发!儿子的大胖手少受不少罪。
就这样,凌晨两点多,我和儿子窝在儿科输液室的小床上,相依为命。
雾化见效很快,痰立马少了许多,输液过程中他美美睡了一觉。
直到凌晨四点来钟,输液完毕,他还不肯起来,想继续睡。经我苦口婆心念叨,才明白,这不是病房,是门诊急诊输液室,输完就要回家,不能在这睡觉。其实,要真是儿科的小病床,他也住不下。
到家时,已是凌晨四点半,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再过两个小时,天就亮了。
下午挂了个专家号,继续往儿科跑。
专家是个有些年纪的女大夫,看到大块头的儿子,就问“小伙子,你满十四周岁了吗?”
“整十四周岁。”
“十四周岁可以看内科了。”
“哦,我们昨晚挂急诊来的,不对,是今天凌晨。当时特意问了内科大夫,让挂儿科。”
“没事,继续看就行。哪边都行。”
涨知识了,十四岁以上看内科,十四岁以下看儿科。
只是,不知那个中医院内科急诊十八岁以下不看,又是什么规矩?自相矛盾!
接下来,听诊,查指血,取结果,看结果,开药,取药,雾化,打针。流水线走完一系列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扎手指时,儿子大马金刀往那一坐,任护士姐姐扎,虽然哼唧了几小声,我权当没听见。扎的又不是我的手,我激动啥劲。
唉,以前还真是过度积极了,扎个手指头,就跟杀猪似的,好说歹说,人家还是怕。就这样,不理他,他自己也就老老实实让人扎了,顶多哼哼几下。
还有个小插曲。
他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吃肯德基,就说“我饿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家那边看,还站起来去瞅啊瞅,形象全毁。
肯德基现在肯定是不能吃的,对病情没好处,脾胃又不好,还发着高烧。
我想起来,楼下好像有超市和食堂,便跑去打探消息。
超市很小,东西有限。
食堂也不大,但是正是开饭的时间,还有水饺。
回来向儿子报告,说有饺子,他说行。
便去买了份饺子,猪肉白菜馅的。狼吞虎咽下了肚,意犹未尽,只得继续看着人家的好吃的流口水。反正别人家的饭永远是最香的!我也没法!
昨天开了两天的药,今天上午直接去输液。
来得早,人还不多。
我先跑去占了个边上的床位,他好能伸直腿。
结果人家不领情,便继续窝着。
我坐对面,他哼哼唧唧,却不说话。旁边正好有个婴儿在哭,我说你跟这个小宝宝一样唉。
后来,我出去复印病历,咨询事情,再回来时,人家好好坐那儿打游戏呢,自己看着输液,啥事没有。以后还是要少管他。
听着各种老师讲着各种放手,一直不知怎么放。
经过这两天,才发现,原来放手就是少操心,跟在他后面,当个隐形人儿,少出头!
放手就是让他自己往前走,你在后面看着,着急也不能拉他。
这样,才能少添几根白头发,少长几条鱼尾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