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要给自己设限,去做,你总会变得专业
以前,没有招人的经验时,我只会让人事专员在各大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在投递的诸多简历中,我让人事员专员先筛选一轮,然后总部通知大家面试时间地点,所以,我在星巴克面试了很多人,咖啡也喝得要吐了,但人才了?
记得进来的第一人,是一个山西小伙,很年轻,我让他买票另一个省下面的市和我一个同事汇合,让我同事暗中观察潜力,2天不到,我同事反馈给我的是,小伙子上车就睡觉,要么自顾自的玩手机。
就这样,我通知他终止试用期,临再见的时候,我从另一个省赶过去,顺路请当地同事和他一起吃个饭。第一位,就这样结束了。
人事,继续筛选简历。
第二位,是一个内蒙人,以前做过,只是行业细分不一样。让他入职试用期,主要源于他在众多面试选手中,第一个提交面试作业的。
这个态度不错,说实话当时也是缺人手,我就让他入职了,入职后,我亲自带他,去过山西市场。结束后,就给他分配了一个地级市开始工作。
整体来说,他表现还算不错,一直跟我干到最后解散分公司。他对金钱的欲望不高,觉得钱够用就行,也就形成了业绩不能排到第一。也不爱主动学习,但是他擅长找我要支持,然后找客户要回款。
他作为我第一个招进来的销售,还算及格,最后本打算让他入股合伙人,但是他自己想法太多放弃了,重新找了一家公司,8月底正式被公司解职。
后面的销售岗,我依然见了很多人,有退伍军人,有来自各行的销售,后来在业内认识的一个销售,找到我另一个同事,想入职。
他年龄很小,以前做过手机行业,人很机灵,就这样,第2位销售入职。后来,我把山西省交给他负责,省级业绩他干的一般,我又给了他西安区域,他更适合做市一级别的市场。业绩不错,安排的工作,不用我催,现在是我的合伙人之一。
还有其他的销售,就不在赘述。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02、不要去改变别人
第一位培训师,是交大医学院的,本科,临床营养师,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学校做校医,给了她测试题,得分也不错,然后我把她安排回总部学习一周,回来后,开始实践测试,很可惜,面对陌生客户,她说不出来,最后主动提出不适合,我让公司给结清了工资,她很感激的办完所有手续。
第二位培训师,是一位女士,看着简历,从事过行业内的工作,因为我自己工作也安排的满,恰好直营市场又缺人,所以,见面聊了一下感觉还行,就让进去试用期了。
后来发现,这个大姐知识面不够,难怪,我当时问要不要做销售的时候,她不愿意。
一方面合适的人不好招,所以就这样,我想着能成长起来。后来,证明我错了。
和直营同事去客户店里,每天大家工作日报给我写的都是客户评价不高,但是,这帮同事又不敢当她面说。
为此,我开展了团队学习提升计划,但是学习对成年人来说,真的是很痛苦,真正想进步的人,不用别人安排,他会主动找学习机会。
我管着很多省,又要定期回总部开会,又要开发新市场,所以,忽视掉这些问题。
我以为,把激励方案和薪酬体系拔高,就能让她们进步。可是后来我错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想努力去换取更多收获,有一部分人,总是会习惯当下收获,因为他们入职后,我给开的薪资水平远高于当地同行。
后来,我安排她去外省,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见不同区域的客户能提高她的能力。还是很遗憾,外地同事给我反馈了当地客户的评价和意见。
她一直跟着我干到分公司解散,后来找了几家公司。
03、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几年经历后,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我整理出来:
1、每一家公司的高管,包括中层管理者,都必须要培训招人的技巧;
而这个道理,以前没人告诉我,真的有用。管理者,到底管理什么?这个问题,不见得所有公司都能说明白,做到位。
我认为,管理者,除了带领团队拿到业绩外,还需要给公司不断的挑选储备人才,帮助公司充沛人才梯队。
2、不要听应聘者怎么说,一定要去他上家公司抓取信息;
3、试用期,一定要设置目标检验;
很多公司试用期就形同虚设,包括我自己曾经招过的人,所以,针对岗位去设置考题。这一点可以安排公司人事部来做,如果没有人事部,老板要盯进度。
4、要不断的识别,混日子的人,以及真才能的人;
5、人才不是招来的,一定是筛选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花高价去抢人,这个方法是一条路,但是你需要自己公司能够匹配挖过来的人,毕竟,都是去比自己公司厉害的地方挖人。
6、很多公司的人事部就是形同虚设;
没事了,做做考勤,检查一下卫生,稍微好一点的设置KPI,但是和实际业务严重脱离,因为跨部门之间一定会有认知鸿沟,彼此业务不同,要设置,一定是非常熟悉彼此间的业务模块。
7、有了KPI,无法实现末位淘汰法;
很多老板花了很多时间,金钱,去听了很多课,满是激情的回来改革,后来发现,越改越乱。
要因地制宜,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人人都觉得华为管理好,可是很遗憾的告诉你,你做不到,你公司才几个人?
8、很多公司对人才的定义不对
首先要看自己所属公司的性质,然后去找到匹配的人才,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
其实,这个过程,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总以为,模式设好,高于当地水平就能激发大家的干劲。因为,我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的,我虽然在打工,但是我永远有一颗主人公心态。
那时,公司没人逼我学习,我业绩也不差,但是,我依然要求自己在业余时间去成长。
所以,有一次在四川出差时,同行一起吃饭,聊起来后,大家觉得我成长进步快。而这些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也不在乎。
今天已经是我离开公司,带着合伙人独立经营的第三年了,工作节奏没有以前那么忙了,这才有时间去总结。
很感谢前公司,和前东家给了我一个平台,这个过程中的经历不是这篇文字能说的清的,这个过程的总结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明白的。记录于此,只是想提醒自己,努力让自己的变得值钱,永远都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所以,你要相信,只要自己能力强大了,能经得起市场检验,挣钱只是迟早的事。
加油吧,继续奔向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