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已经坚持了大半个月的日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文章不是牢骚就是唠叨。
大约有两年的时间,没好好地写过一篇文章。思考都是碎片思考。发一两句话的微博,连日记都不写,读书笔记都停留在划线,简要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上一次好好地写一篇文章,好像是2015年。
太久没思考,思路都是混乱的。碎片思考思路清晰,但整理成千字以上的文章思路就混乱。没办法好好地把素材整理成文章。常常是想起来有不少素材可以写,真正写起来都是几百字,没有深度,缺乏进一步思考。一方面是,时间不允许,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方面是,太久没写,语言表达能力变差,组织语言同样需要时间。而每天能坐下来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总感觉时间紧迫,选一些容易灌水的话题,唠叨一下,一千字很快就凑齐了。
日更挤压了每天阅读的时间。有一定程度的阅读焦虑。急着把书看完,急着想写点读后感,结果常常是什么也想不出来,更谈不上写。每天阅读的时间不到一个钟头。阅读的时候常常一边看书,一边想着,今天要写什么。看书的时候沉不到书里去,一种说不出的烦躁。这是日更带给我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太久没有写,太久没有好好思考。有点恶性循环,需要好好想想如何从这个循环中跳出来。接下来三天假期,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最近语言表达更流畅一些,但在语言精简准确优美上,无半点进步。所有文字都是,一次性打出来发布,常常连错别字都没来得及检查。第二天,有空再看一遍,发现再改。至于把整篇文章重新修改,根本没做过。上学写作文的时候,最讨厌修改,尽管语文老师说了多少次修改有多重要。最大的原因是对自己没信心,感觉自己重新看一遍的话,会撕了重写,但重写不见得能写得更好,所以,那时写的作文从来不看第二遍。一次偶然的机会,第一次写的文章,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这会很影响表达。重新看一遍的时候,情绪会比较平缓比较克制,这时候能让表达变得准确、克制、理性,这样的文字会更具备可读性。每天匆匆地日更千字,没有了修改,文章的可读性会降低,唯有没有语法上的大错误。
大约再坚持12天就30天,坚持到那一天,然后停更,给自己一个时间,好好地分析,总结得失,再决定要不要继续日更。虽然量的累积会引起质的飞越。如果没有质,只追求量,想要达到质的飞越,是不是会变成一种南辕北辙?或者需要更多的量才能达到质的飞越?我没有答案。但我知道这样没有质量保证的日更违背了我写作的初衷,这绝不是我要的!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千字文日更D18
【无戒日更挑战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