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号,是伟大人民教师的节日。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总有一些老师被深深地想起,纵然已时隔多年。
小学四年级,我的语文老师姓杨,个儿不高,戴着眼镜,酷爱穿白衫,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当年的他才二十几岁,是全校最年轻的教师。
杨老师才华横溢,不仅会各种灯谜,书法也堪称一绝。学校要是举行什么大小活动,所有的题字都出自杨老师之手。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的文笔特别好,他写的文章曾多次见报,获奖无数。印象中有一篇《我的故乡》被当范文贴在学校黑板报上。内容是什么我已记不大清楚,只知道当时的我总会伫立在黑板报前,似懂非懂看着一字一句,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上老师的课,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他不会给你版书结构,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课文的题目和几句重点难点。所有的解析都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然后记在本子里。
起初,我觉得这是老师故意在刁难我们这帮小学生,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只要你真的聚精会神听课,就会觉得老师讲起课来由浅入深,旁征博引。文中每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吸引我流连忘返。
这就是杨老师,用他的博学多才让我们了解书本中广阔无垠的世界,为我们打开知识大门,引领我们探索文字的奥妙。可能就在那个时候,我心里悄悄地种下了文字的种子。他说了,如果听不懂的可以课后去问。
可是没有几个人敢去。杨老师是出了名的严格,他的规劝,要求,甚至是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求学生尽最大能力做到,所以很多同学都很怕他。他也很少对着学生笑,不仅课堂上,课后即使在走廊上遇见了,老师也就点点头答应你。班上几个最调皮的男同学,因为不服气,曾多次挑衅,却被杨老师修理得很惨。
可不是打手心那么简单,老师说对付这种学生,只有以暴制暴。还真是,在他面前,同学们不敢不积极。
我对杨老师也是又敬又怕的,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有更出色的表现,才能被老师喜欢。
某一次,学校举行朗诵比赛。一班各派一名学生参赛。杨老师为我选的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并送我录音带让我多听多练。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真正上了台,我却紧张得连声音都哆嗦着。果然,最终我与名次无缘,只得了优秀奖。
那一刻,心情低落到极点,不住地抽泣,感觉自己丢了杨老师的脸。课后,杨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看着我一脸的泪痕,很少笑的他此刻却笑着说:“很难过吗?这有什么好哭的,一次失利算得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过程中有没有收获?找到自己的弱点了,能不能去客服它?”
就简单的几句话,没有安慰也不是责怪,充满着智慧,又显得那么神奇,一下让我止住了哭泣。
在我的心里,杨老师是无比神圣的。他能用容纳百川的胸怀来接纳我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即使是一次失败和挫折,一点批评或鼓励,也能给我们向上的动力!
偶然在另个老师口中得知,曾有高校想请杨老师过去任教。事实上,我们的母校坐落在普普通通的农村,甚至有些落后闭塞,条件自然远不如高校。
可是杨老师婉拒了。他情愿在这平平淡淡的三尺讲台上写下期望,撇去功利。这已经不仅仅是热爱,更是一种信仰——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同学们追星,崇拜名人,我却对这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有着深深的敬意!
每天,杨老师在黑板上留下整齐而漂亮的字,虽然不多,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三尺讲台上,杨老师的声音藏着闪光的知识,带着翅膀飞进我们大脑的驿站。
时光虽已远去,怀念却没有止步。多想再次听杨老师的课,再次注视他炯炯的目光。我定然不是杨老师最出色的学生,可是他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正如书上说的,口里颂的,老师是园丁,是蜡烛,是启明星。
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用语言播种,彩笔耕耘,汗水灌溉,心血滋润,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奉献了青春年华!我想,我再也找不出更适合的词来形容这份平凡又不平凡的职业,因为“老师”二字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致词!
金秋九月,是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们却开始了默默的耕耘。
值此教师节,我倾尽所有真诚,对所有老师说声“节日快乐”,祝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