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一生经历了三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也正因为此,后人称他为“世纪哲人”。
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开始接受系统的哲学训练。1919年,考取官费留学生。考虑到弟弟冯景兰已于前一年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他便决定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于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1年和1934年,他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这是中国人自己写就的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克·布德历经二十年的努力,将其全部翻译成英文。在《冯友兰与西方》一文中,布德称此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见解,比如最广为人知的“人生四重境界”说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末学以为,所谓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面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心态。它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看法。在下对冯先生所说的四种境界进行肤浅解读如下。
第一、本有天然的——自然境界
所谓的自然境界就是生来已有的本然状态。也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所分为的“本我”基本吻合。是一种生理的、本能的、无意识的东西,它缺乏逻辑性,只是追求满足,无视社会价值的顺应自然的状态。
第二、讲求实际厉害的——功利境界
他所谓的功利境界是以理智的方式进行取舍善恶美丑的抉择。与弗洛伊德所主张的“自我”是类似的。这种“自我”是明智的、通达事理的、具有辨析性的,与“本我”相对的,是可以自我调控的状态。
第三、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具道德修养者处事、待人、接物始终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有一种忘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超越世俗的——天地境界
这是一种完全超越了自我的精神世界。《道德经》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瑞士哲学家荣格所主张的“集体无意识”观点,也可以说是超越世俗范畴的,形而上的,天、地、人,万物融为一体的至上的平等性思想。
总之从现象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体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