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讲是瞎讲。分是瞎打。不负责任。不成敬意。
「影」
《雄狮少年》
「导演」 孙海鹏
「编剧」 里则林
“道山靓仔”起头,“莫欺少年穷”结束,无数的周星驰元素、无厘头、五条人、九连真人、咸鱼梗、英雄梗、无厘头、小镇少年、男人怕老婆、李白、射雕主题曲……每一个都精确地按在我的情绪触发开关上,我只能一阵一阵的高潮,一次一次的泪崩。
在落日余晖的傍晚乡间小道上,阿娟对着师父和伙伴们,一句一句喊出李白的诗,然后他声嘶力竭地质问:难道这些是假的吗?如果是假的,为什么我在念出来的时候,胸中还是止不住地涌起热血呢?!
从这一幕开始到结束,我的视线就一直陷在迷蒙之中。
每个人都是陷在自己记忆之网的猎物。我的幸运是,如今与我拥有共同记忆的一代电影人,已渐成主力,他们正燃烧自己的情义和才华,讲述着我们这代人的故事和记忆——还讲得这么好。我唯有泪洒现场以示支持。
9分
《不要抬头》
「导演」亚当·麦凯 Adam McKay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当时的感受未及记录,现在脑子里找不到了。只剩结论:很好。相当好。
哦对了,剪辑节奏很帅,感觉突破了很多传统/经典规范——虽然我并不懂传统/经典规范。
8分
《十三邀·何多苓》
许知远✖️何多苓
这期出乎意料的好,此前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一席听下来,很是喜欢。
喜欢他的人生态度,喜欢他的有趣观察,喜欢他的画。
以前听哪位文人说,好的画家会同时有极强的语言描述能力,或口头或文字或两者齐备,因其对事物的观察极其敏锐,且独到。
古代不用说了,文人书画文章同修。眼前的,木心、陈丹青,多好。
8分
说明下,虽然我对书和影都用10分制,但不可混同:一本7分的书和一部8分的电影,孰优?无法比较。
只能粗糙地说,我对书的评判标准比电影要高。
「书」
《人间王国》
著/「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 Alejo Carpentier
译 / 盛力
卡彭铁尔被誉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者,虽然很多拉美作家都不愿接受“魔幻现实主义”这一表述——大师们说自己写下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是现实。
然而,“魔幻”这个被强按的名头,恰是世界其余部分对拉美大陆缺乏感知的明证。
读了越多拉美文学,这块土地上的苦难越是让我怵目惊心。
而文学,成了拉美所经受的苦难得以在“魔幻”中被铭记和反思的可能。
而书写下这些记忆的作家们——(又一次)被强迫称为“拉美文学爆炸主将”——也在这文字救赎中索隐着自己的命运和血脉的过去与未来。
7分
《流俗地》
著/「马来西亚」黎紫书
这应该我读的第一本南洋华人写的小说,一个之前从未想到过的问题被解答:海外出生成长的华人,会如何书写自己的国家,如何看待中国这一身份背景。
作者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她以自己的家乡怡保(西马半岛上一座没落的矿业城市)为原型,创作了一个“锡都”,以两三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展开一幅充满市井气俚俗味的长卷,述说锡都一栋低廉公寓里几户家庭的风雨悲欢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生活流变。
这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融合之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很多劳工来源的印尼、缅甸、孟加拉国……组成了一个多元社会,他们一起生活在同一片国土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栋楼里,但各自保留着传统,从发饰到饮食到宗教信仰。小说里女主父亲——一个粗俗的的士司机——也很明白,“这国土上向来有传统,马来人养猫,华人养狗。就像他们回教堂念经,我们到神庙拜佛一样,壁垒分明。”
女主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2个男孩中,一个就是印度人,天资过人,在华人小学里上学,考试都能拿第一,运动会跑步也是第一,什么事一学就会,毕业会考因为成绩卓越,甚至得到了马来西亚总理的接见,就这么个两小无猜且人中龙凤的死党,在女主希望邀请她参加妹妹婚礼的时候,被她母亲驳斥:“我们家酒席来了个黑皮的,怎么跟人介绍?”
身份认同危机(或含混性)不仅在国家内部,也在与自己的母国之间,作者在后记里谈及在马来西亚坚持中文写作的艰辛:中文写作的主流舞台在大陆,南洋华人作者面对的无论题材、读者、还是环境,都是不被重视甚至被忽视的边缘,作者黎紫书最后是去参加台北一场座谈会,得到了一个基金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这篇小说。
但作者黎紫书也清醒且自信得意识到,“边缘性”同时也是一种优势,“我一直相信自己在写长篇小说时,会比大陆和台湾作者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灵活性,更有可能写出’无疆界‘的,让整个中文世界都能欣赏,甚至在翻译后也能打动非中文读者的作品。我明知这种’相信‘很虚妄,但它是必要的,否则像我这样一个边陲作者,前后左右难得支援,在华文文学世界中犹如一株长在断崖边上的野草花;风急天高,岌岌可危,若不抱着自己可以茁壮成树的信念,何以坚持?”
说的多好。因为这段话,我也盼望着能读到更多海外华人的此类书写。
也因为这本书,我了解到一众马华作家: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他们都可以算是黎紫书的前辈,也是从各自不同的经历和关注点,书写马华世界,且写作风格大相径庭,尤其张贵兴,我翻了下他最新作品《野猪渡河》,相当生猛,据说未删减的台版,更是汹涌而诡谲。故事背景是南洋华人在二战期间遭日军虐杀的痛史。这个我后面看了在聊吧。
8分
《关于写作——布考斯基书信集》
编:阿贝尔·德布瑞托(Abel Debritto)
译:里所
前几天说过了,
他动不动说自己对诗没兴趣——却被誉为美国传奇诗人;
成天抱怨自己生活窘迫——甚至要靠妓女姘头(这是他自己的用词)来周济;
大骂一众伟大文人写的都是屎——从海明威、福克纳、亨利米勒、直到莎士比亚;
毫不忌讳展现自己的糜烂生活——充满性和酒精;
但是,他始终坦诚对写作的热爱:“没有什么事能比在纸上写出一行行句子更有魔力、更美好。全部的美都在这里了。”
补充下,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1994),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先锋诗人之一,散文家、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醉醺醺的好色之徒。他在中国文青界/摇滚界/酒鬼界享有盛名。
布考斯基为人泼辣、真诚、勇敢、懦弱、无耻、狂乱、无比诚实。前几点,在他的诗、作文、或这本书信集里,都可以轻易看出,而看完之后,你会得到一个唯一的结论——真是个无比诚实的人啊,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说,跟十八骚似的。
除了反复贬低一些伟大作家,他还会写诈骗别人的故事,没钱买酒却又一定要喝,就去小卖部想法设法赊账不还,具体过程几乎是演戏+抢劫。
他说自己写诗,是因为诗比较短,不费力。他说真正的诗歌是僵死的诗歌,只是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二战时,他以涉嫌逃避兵役的罪名被抓捕,因没能通过身体和心理上的考核,被判为不适宜从军。
但他玩世不恭的人生里,却极其虔诚地对待写作,
他49岁仍陷在穷困潦倒中,他在信里说:“我有两个选择——待在邮局,直至发疯……或者是离开这里,当个挨饿的作家。我选择了挨饿。”
想要发表他小说的知名杂志打电话来,让他稍做一点修改时(一发表他就有钱了),他当即挂断电话。
直到晚年,一直到晚年,他都在强调:“我无法理解那些停止写作的作家们,那就好像把你的心摘下来,再把它丢进下水道冲走。我会写到我咽下该死的最后一口气,不论别人觉得我写得好或不好。”
他说他绝不会停止写作,除非把他的双手砍了。想了想他又说,“那我就用双脚写”。
6分
在读。
《大卫·休谟传》
著/「美」欧内斯特·莫斯纳 ,译/周保巍
《我坦言我曾历经沧桑》
著/「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译/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