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一.命题趋势

七年级上册语文考试命题倾向于考察课本之内的知识以及对简单的课外文本的理解。议论文仅仅考察论点的概括,其他题目在于文章大意、文章词语的理解,记叙文题目主要考察概括能力与词语分析的能力,修辞也是考察了最基本的比喻,文章主旨也是原文中可以直接摘录的。

文言文考的是课内的《论语》,古诗考察的是课内的《次北固山下》,考点都是非常经典的,老师绝对会讲到的。字音、字形题分开考察,都是课下注释以及课后读读写写里面的内容。成语题也是书上的成语,并没有考察病句,标点当然没有。非连续性文本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大意的理解,选项都是原材料中就有的。语言文字运用中考了仿写题。作文虽然说是材料作文,但是最简单的中心句就在原材料最后。

二.难易程度

相对于八九年级的卷子,七年级这次期中考试卷要简单很多,平均分在85分到90分之间,比较正常,中等生拿九十分很容易。作文分并未拉开差距,最好的作文42分,最差的作文也是一个学生得了三十分,班级作文平均分在38分左右。

三.失分原因

1、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赏析比喻句子的题目,这题学生背过答题模板,也赏析过很多次比喻句了,但是,平时我们赏析的时候,学生倾向于说表达了“我”某种心情或者情感,但这是一篇以第三人称写的小说,“我”在文章中并未出现,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孩和他的父亲。

学生并未仔细思考,便习惯性地写下了“我”,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对文学主体与叙述主体的模糊混淆问题,也是学生对文本的文体特征不理解的问题。

2、  依然是现代文阅读,其中一题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这一题是极为经典的考察段落作用的题目。题目中明确要求是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那么作答时应该分条写明两种作用,但大多数同学混在一起,并未分条作答,另外,分条了的同学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内容上的作用,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这个题目是我们平时训练时遗漏了的。我们之所以遗漏了这么经典的题目,是因为我们开学半个学期以来,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说明文阅读,但此次非连续性文本并没有考察说明文阅读知识,根据去年的中考题,说明文知识也没有了。而以往,七八年级,说明文应该是考察的一个重点。这是我对考题预测的一个失误,后期我们将花大量时间训练记叙文。

3、  仿写句子的题目,这类题目,我在随文写作活动中训练过一次,后期就没有再训练,练习中也一直没有碰到过。所以学生们并未掌握仿写的要求。

4、  古诗赏析中的赏析句子题。其实考试中考的这一题是原题,我们至少碰到过三次,但三次都是我用口述答案的方式讲解了一下,学生并未写下来做笔记,更没有熟读成诵,或者基础一般的同学就压根没有理解,也没记住。所以学生在考试中依然会失分。

我在以后古诗讲授课中,一定要注意对每首诗中的经典句子、经典词语的赏析应该让学生记下来。

5、  文言文,是学生最害怕的题目,这次考察的《论语》,学生自己翻译了原文,又对照答案检查过翻译,考察的题目也是课堂上我讲过的原题。依然有失分情况,是因为背诵并未落实到百分之百。后期应该把背诵的问题抓一抓,争取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过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考试情况 高一年级共16个班,期中1、9班为重点班,2、10班为次重点班,正因为如此,班里的人数比较多。剩下的...
    樱_子阅读 10,250评论 0 1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6,213评论 0 7
  • 今天参加孩子学校的品格教育会,主题是“自信”,当第一点“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更自信”蹦出屏幕时,“不管你乖还是不乖...
    半夏_b85a阅读 3,984评论 0 0
  • 自从有了彩票并能中五百万后,那个在街边的彩票小店里就经常人来人往,随手的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买几注彩票,试试手气与...
    如释笔记阅读 4,916评论 0 0
  • 微雨 桃花醉 风中 谁最美
    shanshan来了阅读 9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