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学习过《登鹳雀楼》这一首诗,而且对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名句更是记忆犹新,家长、老师甚至是领导通常也会用这一句诗来激励我们。而这一首千古名篇就是出自王之涣的手里,王之涣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性格豪放,喜欢一边击剑一边高声歌唱。因为才华横溢,他在当时极富盛名,而且与高适、王昌龄等文人雅士为知己好友,可能是相互影响吧,他们都以边塞诗为拿手好戏。而除了《登鹳雀楼》,其实王之涣还有很多名篇佳作,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他另外一首同样精彩的诗歌——《送别》。
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当时和好友即将在长安分别,因为当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所以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这两句是对景物的描写,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点明了时间,也说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在御河旁边。而这里的“东门”也是对地点的再一次陈述,这里指的是长安城的东门,此时杨柳青青,可见季节应该是在春末夏初时节。反复的交代时间和地点,其实也是对作者情感的一种铺垫和渲染。从很早以前,“杨柳”就是人们送别的代名词,所以只要提到杨柳,几乎都是离别。葱茏翠绿的柳树就这样静静依靠在御河两岸,环境愈是安静美好,愈是反衬出诗人此时的不舍和无奈。作者远远眺望,目之所及,都是杨柳依依,长亭相送,终有一别,这绵延不绝的御河与杨柳,就像是作者绵绵不断的惆怅和思念,一直蔓延到了天边。
而“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两句则是情感的抒发,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最近亲朋好友一个个分别离开身边的凄凉处境。一个“苦”字,一方面是说频频折柳有伤风雅,另一方面是说频繁地折断柳枝以送亲友离开,甚是惆怅凄苦。诗人的高超之处就在于此,我不说我伤别离,但是通过枝叶繁茂的杨柳来反衬出离愁别绪,更加凸显情感之真切。这后两句是作者情感的顶峰,看似平淡,实则不然,反而情意深长,或许此时诗人内心是五味杂陈,痛苦已然无以复加吧!
这首话别诗看似短小精悍,实则情感真挚,送别时候恋恋不舍的意味跃然纸上。从全诗来看,基本上没有一句提到了送别两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句又通过意象和想象力的发挥紧扣主题,可谓言简意赅,情意深长,让读者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