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后备力量,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2025年福建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大对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做好准备”。这一部署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这一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面临干部队伍老龄化、能力不足、后备力量匮乏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福建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正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结合实际工作的思考

1. 完善选拔机制

在选拔后备干部时,应注重德才兼备,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也要关注其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开选拔等方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2.创新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涵盖政策解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群众工作等方面。同时,创新培训形式,如采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3.注重实践锻炼

将后备干部放到乡村振兴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例如,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4.健全激励机制

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应给予表彰奖励,并在换届中优先推荐使用。同时,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增强岗位吸引力,激发后备干部的工作热情。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育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