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减速,等跑到前面10米那个地方再减速也不迟。”等我跑到那个点后,我的目光又落到了前面的10米处,我觉得这样的距离很短,还可以继续来一次,等跑到那个点后,我又把眼光投向下一个10米处……
几次重复之后,我竟然发现自己并没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身体反而轻松了起来。自己就像在玩一个追逐游戏,注意力已经从沉重、遥远的剩余圈数转移到了一段段10米的距离上,抬腿摆臂变得越来越轻快,不知不觉中我竟领先了第二名小半圈。
往后的日子里,我一次次如法炮制——冲到最前面,然后开始一个人的追逐游戏。
这是《认知觉醒》中,作者周岭讲的他在大学的一段经历。
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都要通过1500米的体能测试,时间在5分10秒内。
每次测试,他都采用这样的追逐游戏心态,将漫长的赛道划分成一段段10米的赛程,如法炮制,屡试不爽。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通过“转移目标”来对待困难的事,获得内在做事动机。
他从这件事中悟出: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
幸福源自主动掌控。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主动选择和掌控所做的事情,就会产生内在动力,获取幸福。
就像前面提到的1 500米,对同学们来说是件困难的事,而在整个过程中,作者仅仅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境况就变得完全不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神奇之处。
放眼现实生活,我们总是要面对很多“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比如1 500米跑步考核、堆积如山的作业、不得不洗的衣服、不得不见的人、不得不做的工作……
面对这些事情,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到沮丧、抗拒和排斥,但看似悲观的事物背后肯定有乐观的一面,严肃事物的背后必然有好玩的一面,可以改变心态做事情,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1、告诉自己,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把这句话套用到其他场景中是这样的: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些理由听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不要低估这种假设的力量,一旦你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意识到: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2、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熬夜,费脑,苦闷,孤独。但只要你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就能产生心流的感觉。
加之,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产生,会有一种创造的快乐的反馈,会有一种为自己丰盛富足的奠基而奋斗的乐趣,会形成一种正向反馈,继续坚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当我们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时,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我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然和期待。
这样的心态能让我们的笔尖持续释放力量,最终收获梦想。
3、为玩而做
面对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以玩的心态来对待,在做事中获得快感。
比如,喜爱画画的孩子,可以用画画的心态来对待写字帖,避免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窘境。
譬如,爱好健身的友友可以把跑步当成玩。
再如阅读这件事。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是在和智者聊天。每本书在我们眼里都是一个人,而我的书架就是智者朋友圈,每隔几天我们都会换一本书,也就是换一个聊天的人。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如果世上的事在我们眼里都是“玩”,谁还会苦闷啊!
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
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如果想玩得更尽兴,就要记住这个小技巧——把那些困难的大事情拆解成小块。
就像作者在跑步的时候,把1 500米拆解为一段段10米的距离一样。当要做的事情小到自己可以轻松完成时,我们就会跃跃欲试。
《微习惯》一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也遵从这个理念,他要求自己一开始只做一个俯卧撑,后来就生出了玩耍之心。
而胡适先生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无穷的真理确实容易让人害怕,但只要盯住眼前的那一寸,就会从那一寸中获得快乐。
成长,有时候要看长远,让自己明白意义,心生动力;有时候要看得近些,让自己不惧困难,欢快前行。
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一定有人会对这些方法嗤之以鼻,因为从本质上看,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欺骗。事实上,人是一种自我解释的动物,世界的意义是人类赋予的。
既然做事情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那我们为什么不赋予它们有用又好玩的意义呢?
至少,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
当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自由时,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