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图片预警,慎入!
去看了《拆弹专家》在这个热闹的五一档捧了港片的场。电影我打7分。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影感受。
我把电影分成两部分。
专业高手
刘德华说他每次都选对。凭什么?拆弹九死一生的的事儿,你凭什么说每次都选对?
怎么选,算是选对?
直觉给人的答案是,拆除了爆炸物,避免了爆炸就是对,就是成功。
这依靠拆弹人员的专业。影片中通过刘德华多次排除处理爆炸物对人物进行常规刻画,故事展现人物一次次排除险情,避免伤亡,让观众看到了主角的过人的胆识和超强的专业水准。
首先是刘德华采用凝胶凝固引线的方法拆除一枚战时遗留炸弹(M64战时空投TNT导弹)。里面有个桥段很有意思,刘德华和助手讨论拆除方案的时候,提到炸弹威力极大,大到足以炸毁一辆坦克。然后,在准备实施拆弹的时候,助手提示穿上防爆衣,刘德华说:既然连坦克都可以炸毁,还有必要穿防爆衣么?然后,就看到其他人退到安全距离,剩他一个人对付这个生锈的铁疙瘩。
在整个爆炸区域只剩下刘德华一人去处理随时可能面临的巨大爆炸的时候,相信观众还是隐隐能感觉到拆弹人员只身迎接死亡的悲壮和孤独。但是我觉得导演在这里并没有着重营造。因为这枚炸弹拆除过程,电影给出的节奏很快,只有几分钟。对于真实的拆弹时间,导演邱礼涛是这么说的
华仔拆一个战时炸弹,我们拍出来的步骤都是真实、合情合理的。唯一不太真实的就是时间,拆一个炸弹有时需要很长时间,但我们呈现给观众的就是几分钟。
所以,拆弹时间的长短给观众带来的真实感受,可能是作为影片唯一无法还原的。
有一点很容易理解,人工排爆在现实中一定是一种无奈的方式,毕竟承担的风险太大。所以接下来在拆除高压锅中的C-4炸弹的时候,首先动用的是排爆机器人,在引爆装置确实被遮挡的情况下,主角才身穿防护服人工排爆。再根据剩余的时间和炸弹的引爆方式,判断采用液氮冷却液态汞的方法将炸弹拆除。那么身穿防护服不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么?没错,但是大部分时候:
防护服只能在爆炸时留个全尸而已。
男主不愧是专家级别,这种普通炸弹,根本难不倒他。所以这一次刘德华又选对了。
这里影片没有给观众喘息的机会,紧接是个玩具车带出来一枚炸弹。在发现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二位基友在炸弹临爆炸之前三分钟开始迅速带着炸弹转移。不过这次到时男二号想出来的主意。(哈,男二号就是这么大条又任性的性格,难怪后面问到他对隧道里匪徒的作战方案的时候,脱口就是“强攻”。)这次主角的重点在这里,来到桥边,在还剩十几秒爆炸的时候,主人公想的不是迅速扔到河里,而是拍照留下一手研究资料。然后举着手机一阵猛拍。这种关键时刻扛住压力保持镇定的素质,应该是现实中优秀拆弹人员的必备了。作为艺术塑造就更是这样,必须把危险留到最后一秒。直到炸弹在水中爆炸、水花溅起才算一段。
之后是个处理手榴弹的情节,也是前半段的最后一次考验。如果说前几次拆弹在人群疏散之后,避免的周边建筑物等财产的相关损失,这次失败的代价就是会死人,而且是自己的挚爱女友,何况本身让相对弱一些的女人配合这么危险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新警察故事》当中成龙拯救自己身上绑有炸弹的女朋友的那一段,也是极其刺激神经,尽管小心翼翼,仍是险象环生,最终保住了性命却毁了容貌。本片与之不同的是手榴弹是比较可控的,而且影片前面也埋下伏笔:拔掉引信的手榴弹,只要握住不松手,撞针就不会与炸药发生碰撞,也就不会爆炸。于是才看到了刘德华先是用胶带缠住宋佳的手,应该是防止她由于过度紧张手部抖动而松手,然后将手榴弹扔入开阔地的沙包阵中迅速逃跑。
电影到了这里,可以打4到5分了。现在观众也绝对不会怀疑主角的专业能力与胆识。在我看来,刘德华这个人物现在已经轮廓清晰了。技术层面上,“拆弹专家”这几个字算是实至名归。但是人物要真正丰满,立得住,这才真正开始。不然,电影停在这里,仅仅可以叫做“刘德华教你如何拆弹”。要想不肤浅,不落俗套俗套必须明白:每件事儿都处理的牛逼,是不合逻辑的。一定有某些情况是谁都无能为力的,一定是有些形势是需要权衡取舍的。导演也必须带观众去体验主人公的两难情绪。
血肉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一个死都不怕的人,挣扎与痛苦?既然“用生命去拯救生命”是电影的主题,那就是当真正无法去拯救一个生命的时候。这就是从隧道走出的小警察。
小警察身上绑满炸弹,线路复杂,时间有限。经过一番努力与挣扎,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时候面前大银幕上的电影和人物一下子就真实很多。我很喜欢里面的一个细节:刘德华在决定放弃这个孩子之前,让他大声说出自己的责任,而这个孩子因为压力而说错了一个字。也是让我觉得电影走心的地方。然后炸弹爆炸,小警察牺牲。这是电影中刘德华拆弹的第一次放弃。并没有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果断的间断8条线拯救眼前的孩子。恰恰如此,电影也真正到了提分一个提分点,6分已经没问题了。顺便再问一句,这一次,你觉得我们的拆弹专家选对了么?
考验刘德华的最后一战,是红磡海底隧道两卡车共1000吨已经无法避免爆炸的炸药。面对眼前的一红一蓝(现实中未必一定是这两种颜色)的取舍,真正依靠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机器人,也不是那些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最大限度的保住这个社会的人员和财富,将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皆大欢喜的结果是一刀剪下去没有爆炸,主角展示出超人的运气与判断力,然后成为全港英雄。不过电影的高度也就没法提高了,这也是我当时担心的一点。欣慰的是,我看到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局,这个结局是刘德华提出的能保住隧道的前提下的悲剧结尾。观众眼中的悲与喜,往往跟着主角走。但是,主角眼中的悲与喜呢?那一定是另一个高度和角度。整体上,这是一个观众可以接受,但是又有一定高度的结局。那么这次,主人公自己都挂了,他选对了么?
其实,有的时候,电影里面的人物在遭受灾难的时候,观众心里会有一种真实的侥幸,毕竟不是发生于自己身上。但是,这并不代表观众就爱看到灾难与悲剧,只是因为人们心中会直觉的判断哪种结果会更加贴近现实。
回到那个问题,刘德华说“感谢上天,让他每次都能选对”。那么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观众看到最后,一定能理解:作为拆弹专家,对与错一定不是自己的生与死,更不是炸弹的炸与不炸。这也是我们能接受这个结局的深层原因。
影片的最后,在葬礼上,被一个镜头带着,穿越旗帜走进棺木,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躯体,而是一套折叠整齐的警服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另一个长镜头:从一个拆弹专家的特写,拉伸到整个红磡隧道,再拉伸到整个香港社会的上帝视角,依旧水波摇曳,依旧灯火不息。
不同的高度看香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