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的是,妈妈陪伴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浵桐生气的故事。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怎么莫名其妙的,说生气就生气;读到那一句的时候,我都想说,不打开被子怎么找你呀;还有看见浵桐这样的状态,我都想给她说,别玩了,玩啥玩,连个话都不能好好说呀。
读着读着,我又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我,一点不合心意的就会生气,还会摆脸色,并且啥也不说,还叫别人去猜,那对于其他人来说,我这不也是在莫名其妙的生气嘛。
然后我觉得我很不想读,慢慢的我发现我不想读的原因是我不想看见那个一样的我自己,因为每次读到浵桐的状态的时候,我都会对应上小时候的我,其实我发现不是我不想读,而是我根本就不想看见那样的我自己。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突然释然了,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在看见了那个她,那就用现在的时间来看看那个她的样子,然后接受她,就是这样一路长到现在的。
当我接受的时候,我发现我才看见了这个故事的点,不是孩子的错,不是孩子在莫名其妙的生气,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状态一定是有原因的,作为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去反思自己哪里需要调整,或是自己刚刚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孩子这样的状态,然后进行第一时间的调整。
本来是一场开心的游戏,却没有获得开心的结果,正是因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没有讲好规则,在稀里糊涂中,我觉得你这样做没有达到我的满意,我觉得我这样做就是按照你说的呀,咋你还不愿意呀,然后孩子和家长,家长和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误会和矛盾。通过这个游戏,通过这次玩游戏的经验,下次再玩的时候,提前讲清楚规则,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共同制定规则,一起在规则范围内就可以愉快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