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同事我现在发现她很会聊天。偶尔跟她坐在一起午餐,发现不会寂寞,她能成功引起聊天。通过问一个问题,然后倾听,听的过程不断表达感叹,总是能成功引起我的表达欲望。
昨天中午,我一坐下来,她就问我“请教,小孩过生日怎么过有意义一点,好玩一点?”
我说了两种方式,第一是社交式的,邀请孩子好友,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的。第二可能就是家庭式的,自己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比较安静的温馨的。然后我补充了一点说:“主要是看孩子意愿。那天她是大寿星,她是主角,就一切按她说的办呗。”那位同事听了之后,猛的一顿夸,连连说“是啊,是啊,是啊,真的有道理。”
我给同事分享了我家娃的生日经历:
我家娃是上周三生日,留宿学校是没办法回家庆祝的。我们就提前在上上个周六。给他订了蛋糕随着,儿子好像不太乐意,原因是刚考完试没心情,希望周六的时候给他庆祝。按照我们的风俗,生日提前过,但不推后。所以我安慰她没关系。这次的蛋糕就当做美食,放松心情。周六还想吃美食,我们就可以去楼下御用的必胜客用餐。
我家娃感叹,露出笑容问为什么对他这么好的时候,我很煽情,来了一句土味情话“你是我们家唯一的崽,我们不宠你,宠谁呀?!”
同事听了我的故事,尤其是对最后一句话感叹到不行,“哇塞太甜了,太感动了。”听起来非常真情实感,我膜拜同事的这个聊天技能。
她又抛出问题:“您说,给小孩买什么礼物好一点呢?有意义呢?”
从来我都不是一个交友广泛、有丰富阅历的人,被她这么真诚询问,我只能分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亲身经历:
去年是给我家娃买了一只有道翻译笔,价值差不多1000。我对于妈妈的这么豪爽的行为大为差异。毕竟感觉自己只是一个“温饱家庭”嘛。我就说“没关系的,有用的,我不用投资二娃的尿片、纸尿裤、奶粉,那肯定是投资你啦。”
同事听了,又是一顿三连夸:“说的太好了,你太会说话了。我有两个娃,我要把你的话修改一下,再来跟她们讲。能把您的购物链接发给我吗?我也给我娃买一个。”
再一次表达膜拜这位同事的聊天技巧。三言两语。让我们滔滔不绝说了很多,聊得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