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25%的人有拖延症,拖延意味着不需要动脑子,而行动则意味着马上就要动脑子。
拖延症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
1.期限型拖延症:
说了下周三要交报告,等等等,一直等到周二晚上还没写好,才开始着急,拿出本子来写,这种拖延症是有期限的。
2.个人事务的拖延症:
比如规划旅行,要学一门外语,一定要等到前提条件准备充足,才开始行动。对个人的事务没有一个规划,也没有限定期限,就会无休止拖延下去。
3.简单拖延:
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来可以顺手就办了,还是要拖延,比如回微信,有朋友发来微信,本来可以及时回复,还是要拖延。
4.复杂拖延:
跟心理疾病有关系。
有拖延行为并不代表着有拖延症,即有强迫行为并不代表着有强迫症。
怎样对付拖延症:
1.不要把自己称为拖延症患者,也不要随便说别人是拖延症。
给自己贴拖延症患者的标签,会更加不利于我们解决拖延症行为,应当直面拖延现象。
应该对自己说:我没有拖延症,然后积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我有拖延症,所以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
2.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的哲学。
每天写下明天要做的6件事,只写6件事,第二天将这六件事一一做完。
拖延症心理的最根本动机是完美主义——并非是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而是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害怕自己全力以赴地做了一件事,结果还没做好。
所以很多人都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论文没写好是因为太忙了,只剩三天时间突击的,所以没有写好并不怪我,只是因为时间不充裕。
就这样人们在生活中总是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样才能够保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自己的表现,别人在乎的是你有没有完成这项任务。
我们应该学会全力以赴地做事情,而不是找各种借口拖到最后。
facebook的座右铭是:完成好过完美。
事实上当你能够努力去完成时,你已经战胜了拖延症,只要你做了,便好过你孜孜不求地为了完美而去拖延。
谷歌那么大的公司,只有100件事。他们的管理方法是列出100件整个公司要做的事,然后每人下发一张表单,所有人围绕这100件事来做。
3管齐下:
认知方法:先用认知方法来看清拖延症。
情绪方法:首先要管好我们的情绪,帮助自己去建立忍耐力和持久力,(静和定)让自己更加动心忍性。
行为方法:让自己快速行动的方法。
5步法:
(1)觉察:
a.一个任务:下周三要交报告
b.对这个事的看法:等到周二再做吧
c.结果:只用了一天时间做了一个报告,不怎么样,反正我已经尽力了,我只用了一天。
d.干预:质疑b:我为什么要等到下周2再做,我等到下周2再做对吗?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做难道不会让我变得更加焦虑吗?
e.新的效果:我现在去完成,接下来几天就会很轻松。
当你能够与拖延症对话时,就有可能治愈拖延症。
(2)行动:让自己快速行动的方法,意识到自己的拖延行为时,就要开始行动。
禅宗:“行所当行”。
(3)调节:再次出现拖延行为时,给自己5分钟,战胜自己想要走神的想法。
(4)接纳自己:看到自己进步的地方,经常奖励自己:对自己说“我是可以做得到的。”
(5)自我实现:真正战胜了拖延的状况,可以按照日程表上的计划去做。
面对压力运用承诺:为对方和自己设置deadline
“把背包扔过墙”,先承诺,然后再努力去做。
一个人的潜能是远远超过自己的想像的。
让自己变得果断一点:对自己喊停,让自己现在拖延的行为停下来,做一个有效的规划。
去行动,完成后奖励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积累进步的东西。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拖延症就是心中的贼在作乱。
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掌管自己的生活,从掌管自己的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