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前段时间什么时候,在朋友圈盛行了一张张XX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玩法是输入自己的名字,系统后台自动生成一张关于自己的产品使用书的海报。虽然系统生成的海报纯属娱乐恶搞,但周围的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把人本身比做是一款产品。
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款产品,而产品能力是训练一个人的判断信息 ,抓住要点,整合有限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试问,我们有了解过自己这款产品吗?
我们绝大部分人应该很少意识到,其实在庞大的社会协作体系下,我们自己本身其实就是一款产品,提供着某些服务和协助,用于解决社会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本质上我们都是通过将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出来卖的。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款产品,本质上都是出来卖的,唯一的不同是怎么卖?卖什么价钱?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这款产品提供的服务越重要,你卖的价钱也就越高。
因此,了解我们自己这款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该如何了解自己这款产品呢?
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是没有太清晰的认识的,因为没有认知框架,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正面负面信息,不知道如何处置。不了解自己,所以不懂如何将自身价值打包成产品向世界交付。
这里,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中提到了用户体验的五大层次——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层和战略存在层
用户体验的五大层次可以运用产品思维帮助自己了解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一款好产品。
五个层次中,其中感知层和角色框架层是浅层的认知。
感知层——
一个产品,我们拿到它,它设计得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感知层。我们了解自己的第一步,也是确定这些属性,我们呈现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呢?得体还是嘻哈?整洁还是邋遢?
角色框架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在这个社会体系里,我们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是子女,是父母,是学生,是医生,是创业者等等······我们需要梳理好这些我们在社会上的多种角色,协调并做好角色的责任。我们大家都在接受各种服务,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其实也都是角色设定好的沟通方式和交付内容。事实上,这有利于节省我们同世界沟通的成本。
接下来往第三层,就是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了。
资源结构层——
每个人在这个层次都是不一样的,它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我们将自身打造成产品的过程中,资源结构的不同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了解自己的资源结构层,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梳理自己。
能力圈——
社会处于分工协会的状态,有些人会编程技术,有些人运营能力很强,有些人营销方面是把好手。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能力圈,这个能力圈会随着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不断被扩充,价值的交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能力圈的整合。
战略存在层——
这一层是我们每个人的内核,战略存在层,也就是你做一件事的原动力。如果做一件事吗,你找到了做这件事的价值,刷到自己于世界的存在感,让他快乐,那就是这个原点就是你的存在层。一个人如果确定了他的战略存在层,比如他觉得运营是能够让他找到存在感的东西,让他快乐,那他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也会随之慢慢改变。找到人生的原点,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自身的感知层的样貌会发生变化,角色身份会变,所拥有的资源也在变化,能力圈也会不断拓展,但如果你没有找到让你快乐的原点,你的存在感会无处安放。
试着运用这五大用户体验的层次了解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好的产品,向世界交付我们的价值,也获得属于我们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