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404889799.jpg
鸡灯丸其实就是汤圆,形状像鸡胃似得,所以我们称之为鸡灯丸。(方言,谐音)
每到冬至那天,妈妈会拿着前一晚浸泡好的糯米去磨粉,揉成面团,然后再摘出来一块块的,在手掌中旋转,加上馅料封口后,再捏成鸡灯的形状,放在篦子上蒸熟。妈妈一掀开锅盖,蒸汽中弥漫着肉香与糯米一起蒸出的气味更加独特,趁热咬一口软糯而咸香。
妈妈总是会先拿出几个堆成一碗作为祭祀用品,而后我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以满口腹之欲。
鸡灯丸是温州乐清地区冬至的过节上品饮食,可当点心,可充饭食。冬至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传统节日,农村人在冬天也已经没有多少要紧的农活,这一天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与过年的气氛不相上下,到了晚上,祭拜祖先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围桌品尝美食。
鸡灯丸以形得名,也以形让人很青睐,在温州乐清虹桥芙蓉一带,女儿出嫁吃鸡灯丸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image
乐清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孙中山长子)来游雁荡山,时任乐清县长张叔梅要求本地乡贤蔡旅平先生作陪,并要求做好接待工作。游罢雁湖景区,已是中午,就近安排雁湖用餐,当孙科吃到本地的鸡灯丸时竟大加赞赏。于是一时间,鸡灯丸这种地方美食知名度愈来愈高。一直延承至今成为特色小吃,成为本地人招待亲戚、逢年过节的传统美食。也成为当地餐厅酒店餐桌上的一道点心。它即可当点心,也可充饭食。
鸡灯丸的馅料可以可咸可甜。看个人口味。一般我家两种口味的都做。我哥哥喜欢吃甜的,妈妈就用用切碎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五花肉加红糖做成甜馅。其中五花肉是这个馅料的灵魂人物。不信你试了就知道。
image
现如今,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连过年都不如小时候热闹了。冬至的那丸鸡灯丸,由于一家人很难聚齐,也变得越来越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