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在这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第一次知道这段话是因为两年前的鱼,后来是我自己真正接触到王小波的书,再后来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里面引用了这段话,最近一次是在一个笔友的文章的开头里。
据说每一次重逢都是因为缘分,无论是因为一段话,还是一个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如我追一部剧,越是接近结尾,越是害怕突如其来的失落,就像我时常发作又无法克制的心病,难治。
而世界的另一处总会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暖心,比如一个文友写的文,一本草莓冰淇淋口味的小说,让你沉迷且深陷其中,无法忘却。
许久未见的老友问我微博号,我很不好意思,因为有一年我删掉了大号的所有文字,取关且移除了所有认识的人,我觉得我写的太矫情,无法把所有的压抑展现在熟悉的人面前,那一年里,我把所有的不开心都写在小号里,后来我又开始玩大号。
她说我自带忧郁气质,我说习惯了,其实我根本分不清这是欢喜还是忧愁。
有时候真羡慕那个时候的自己,每天可以发无数条说说,也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心情,后来我开始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克制自己发动态,不想扰乱所谓的和平圈。
后来我删了那些年所有的空间动态和朋友圈,但是没有回忆的生活是苦味的,是后知后觉的遗憾,再后来我开始发完朋友圈便设为仅自己可见,因为不想把悲伤袒露给天地,更不想自己后悔删掉那些像是孩子一样的过往。
有一段时间,我一天发五条以上的私密文字,就怕自己的忧郁浸染这一片纯净之地。
不定期的日子里,我特别喜欢翻看自己曾经写的东西,从空间到朋友圈,从微博到简书,从萝卜书摘到日记本。一边翻看一边顾影自怜,配合着各种各样让人难过的歌,有时候又觉得这么有灵气的文字,当时怎么写出来的呢,有时间又不停地否定自己,真矫情,无病呻吟,已然成了一种常态。
于是我把自己的心劈成两半,一半克制,一半继续。
那天半夜胃疼,偶然发现一个博主,连看了三篇文章也不过瘾,因为他写的文章太幸福了,这奢侈的幸福,于我而言,这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
即使那个博主在文章里警戒过他的粉丝,大意是婚姻大多时候是痛苦的,而他写的幸福只是恰好被他记录了,恰巧他善于发现这一点点的幸福,而我们这些人却偏偏以为这是全部,宁愿相信这寥寥几笔的文章,也要欺骗自己,那就是全部的美。
有人说女孩子就是把爱情看的过于神圣,其实不然,不过是太迷信那些歌颂主义者的话,因为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创造神话,倘若不刻意编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童话,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哪怕不信神不信佛,也要有一个信仰,人生没有一个盼头,怎么知道选择堕落还是上进。
蓦然想起那年和我聊天的少女,她说恨那些把爱情描述得那么美好的诗句,那些虐心又刺骨的文字,而她也深深迷恋那仅存的美好,她说,纵使心死如灰,也要把自己泡在这一坛子虚幻的酒里,五味陈杂,她自会体味,从小说里,从梦里……不知现在的她是否和以前一样,也许她根本没有说过,或者说她从来就不存在。
听一首老歌就会哭的人,把自己圈在回忆里的人,自卑与矫情,一如既往,混迹于各个社区平台,胡乱作文的人,期间断断续续,荒草丛生的内心,竟也能有人私信我,说欣赏我的文,原谅我一副虚伪的样子,何德何能有人喜欢这无聊的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