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菲菲的问题哈,菲菲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棒哈,就是说,我们人力资源从业者想从竞争对手公司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呢,如果在不认识内部员工的情况下,有没有什么好的切入点哈?
那其实呢,在这里给到大家三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呢,我对于我来说,我比较用的最多的,其实是第一种方法哈,那也就是说在招聘网站当中,对需要的岗位进行招聘,岗位发布,定向招聘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那在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发布岗位的时候一定要填写薪酬,对吧,那这个时候的薪酬就一定要具有竞争力呢?这个候选员工呢,不一定最终会入职,但是在面试的环节呢,我们可以问出我们想要问的关键问题。同时呢,留好联系方式,未来保持一个长久的联系呢,这个候选员工呢,其实就可以变成我们未来获取信息的一个渠道。第二种方法呢,是参加同行业协会的一些峰会,或者说论坛,你的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呢,一般也会去参加的。
那在这个论坛过程当中呢,我们就可以添加竞争对手公司员工的联系方式了。第三个方法呢,可能很多小伙伴已经在用了哈,就是说我们会有一些职场社交软件,比如说五米脉脉,或者说领英,那我们在这些职场社交软件当中呢,其实也可以认识到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
嗯,那其实呢,我们在设计任何人才发展项目的时候呢,我们都需要想好项目结束后,有哪一些的效率指标是需要被改善的,在项目执行的过程当中呢,我们需要双周月度,或者说季度来看指标是否有改善,如果没有改善,或者说未达到阶段性的改善目标,那在这个时候呀,我们其实就要调整我们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以及业绩跟进措施了。那在这里还有一个哈,就是说什么是核心效率指标,那这个核心效率指标呢,一般是从大家所做的人才发展项目,受众对象的kpi指标当中拆解出来的,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呢,需要用到关键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呢?我们需要与业务部门共同找到改善的效率指标。
那这里的效率指标,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到三个哈,那这几个指标呢,需要一定是要可被衡量的。如果我们发现我们在跟业务部门沟通了一轮,或者说多轮之后找到的这个业务指标仍然是不可衡量的,那就证明其实我们还并未了解到它真正的核心业务指标是什么呢?我们就需要与业务部门在多次的讨论,找到可分析的核心指标哈,那在这个时候肯定小伙伴会觉得,哎,那我沟通了很多次,但是我发现唉,整个业务部门好像仍然梳理不出来,那这个时候大家其实不妨可以求助公司的高层,或者说外部的专家进入,来协助大家找到这些核心的改善指标。
那首先呢,大家要回忆一下,我们第三章当中的两个工具,一个叫做BL模型,一个叫做商业模式画布哈。嗯,那我们会需要用到这两个模型,对整个业务部门或者说技术专家的工作。做一个整体的理解,那如果公司之前有做过人才九宫格人才盘点,或者说胜任力模型,那这个时候呀,我们也需要把历史数据拿出来看一下,其次呢,我们需要学习整个业务部门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不同岗位的核心kpi,以及历史kpi的达成情况。
那最后呢,与业务人员或者说技术专家,我们要多用非工作时间去聊天儿,那聊天儿我们要聊哪些内容呢?我们需要询问我们自己不懂的地方,他们的真实需求,组织目前的现状,以及核心领导的特点,沟通风格等关键信息,那这些信息其实对于我们未来做人力资源,项目地推动,或者说人才发展项目地推动都会非常重要的。嗯,那很多小伙伴的沟通,其实大量释放在会议当中的哈,那其实我们会发现会议当中的沟通,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够探寻到这个部门存在的根本问题,或者说真实需求,因为老板都是在场的,对吗?
那最后一个呢,是我们秦静小伙伴的问题哈。秦静说,能否带着我们分析一个中层管理岗位,或者说,管理储备干部的人才发展项目地实战案例演示,这样能将我们所学的每个模块的知识更有效地串联起来哈,嗯,是这样子。秦静就是目前呢,这个需求能不能做我不太确定,因为他要花费很多的工作,适量哈,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那他这个其实是属于伙伴课堂的咨询项目了,那后期你可以问问伙伴课堂的小伙伴们,他们会跟你调研之后回复你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