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七月,13日-19日,参加了为期七天“发现优势”国际夏令营,担任营地指导员。

对于我这样一位七岁女孩的妈妈来说,看起来,是做教练,为小组八位初中生服务。

其实,我是带着“小私心”,以父母的身份去向孩子们学习的。因为,这是一个提前跟青春期孩子亲密接触的好机会。

尤其,还是国际夏令营,有13位外国老师和优秀学生参加。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外国优秀学生代表之一:Lauren Nicholso的分享。

她今年刚刚获得了哈佛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士学位,是哈佛2018年度优秀毕业生,8月份将入职微软公司工作。去过15 个国家学习,旅游,工作(公益工作)。

她分享了自己高中生活中一天的时间安排:

6:30起床

7:00到校

8:00-12:00上午课程

12:00-13:00午餐

13:00-15:30下午课程

15:30-17:30运动两个小时,参加社团、社区活动

18:30一家人吃晚饭

20:00-21:30做家务

21:30以后才有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

她妈妈是律师,爸爸是警察,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作为长女,她需要帮助分担家务。

休息时间需要看作业多少情况来定,往往是过了半夜十二点,还在奋战。

她的高中日常作息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每天运动两个小时,即便作业没有做。

二、每天1.5小时的家务,即便作业没有做。

在“真人图书馆”环节,可以随意提问,就特别问了她:“为什么一定要做家务,甚至牺牲睡眠?”她回答说:“首先,作为家庭的一员,她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其次,她妈妈坚持这么做,也是为了培养她学会承担责任。”

怎么样的优秀,才可以考上哈佛大学?又需要这么样的努力,才可以成为哈佛的年度优秀毕业生?

实际上,美国的高中生,想要考取好的大学,课内作业,课外运动,艺术,社区公益等等压力,可能超乎国内家长的想象。

尤其是公立学校,需要孩子具有超强的自律能力,可能才有机会脱颖而出。绝不是,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梦想,长期被父母娇纵,包办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以适应的。

反观我们的孩子,

课外运动,可以为课外补习班让路。

家庭家务,可以为所有的学习让路。

甚至,个人生活事务也长期由父母包办。

除了分数,还是分数。

分数的压力,甚至已经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每天被动的、被父母推动着学习,长此以往,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

一旦父母推不动,或者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求更多的尊重和权利时,亲子之间便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学霸出现厌学的情况不是少数现象。

既要适应社会,关注孩子的学习,尤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又要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恐怕,最难的就是抚育子女了吧?

再一次想起了之前《革命清单》作者的观点。极度复杂的问题,胜过把火箭发射出去:抚育子女。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起成长。

期待八月,3-5号,爱自然生命力,父母教练课程,学习做更懂行的父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