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  心脏的健身房

提及康复,人们通常会想到中风、偏瘫等疾病患者,而对于心脏康复知之甚少,甚至持有这样的误解:“安装支架、进行搭桥、更换瓣膜后,问题就解决了”“心脏术后应静养,避免活动”。果真如此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心脏康复”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一系列有目的、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心脏病患者从心脏疾病中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再发风险。

手术完成了,心脏病就完全痊愈了吗?

心脏手术能够解决一些心脏疾病问题,但治疗心脏病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应对当前的病症,持续地维护同样至关重要。若忽视了后续的“保养”,即便是前期的治疗成果也可能付诸东流。

心脏康复的作用

  1.  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降低死亡率,

  2.  降低复发风险,减少再住院率;

心脏康复能

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及胆固醇等

心脏康复的作用及适应人群?

  1.  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

  2.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3.  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后、心脏瓣膜术后、心脏移植术后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

          包括药物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戒烟限酒处方和心理处方。

有效的二级预防药物能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认识到,自身要进行长期规范化的用药治疗。

需根据医生制订的个体化的药物处方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调整药物,并定期复查。

1运动处方

在训练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训练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干预时做到循序渐进。评估分类:运动前评估,出现突发症状评估,康复治疗后每30天再评估等。评估方法:六分钟步行试验、平板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实验等,其中心肺运动实验是康复评估的金标准。评估内容:危险因素、病史、心肺功能评估、锻炼习惯、柔韧性等。依据患者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分层而进行运动方案的选择。运动前,需严格把握禁忌证。02药物处方

有效的二级预防药物能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认识到,自身要进行长期规范化的用药治疗。需根据医生制订的个体化的药物处方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调整药物,并定期复查。03营养处方

。总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均能增加心血管病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1.平衡饮食:每天要吃谷薯、蔬菜、水果、豆类、奶制品、蛋、瘦肉和鱼虾、油脂等八大类食物。2.选用优质蛋白: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牛奶、瘦肉、鱼虾、豆制品等。3.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包括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4.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的摄入:食盐<5克/天(或酱油20毫升);控制“看不见的盐”。5.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七八分饱。04戒烟限酒处方

。吸烟是冠心病独立影响因素之一,长期吸烟可加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的狭窄。建议患者戒烟、远离二手烟,评估戒烟意愿,制定戒烟计划,给予戒烟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酒量,有长期饮酒习惯的应建议戒酒。05心理和睡眠处方

。多数心血管患者都存在轻度焦虑、抑郁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鉴别其由身体疾病或心理因素引起,适时进行合理的引导及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病情及预后。

2药物处方

有效的二级预防药物能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认识到,自身要进行长期规范化的用药治疗。

需根据医生制订的个体化的药物处方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调整药物,并定期复查。

03营养处方

总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均能增加心血管病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

1.平衡饮食:每天要吃谷薯、蔬菜、水果、豆类、奶制品、蛋、瘦肉和鱼虾、油脂等八大类食物。

2.选用优质蛋白: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牛奶、瘦肉、鱼虾、豆制品等。

3.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包括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4.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的摄入:食盐<5克/天(或酱油20毫升);控制“看不见的盐”。

5.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七八分饱。

4戒烟限酒处方

吸烟是冠心病独立影响因素之一,长期吸烟可加重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的狭窄。建议患者戒烟、远离二手烟,评估戒烟意愿,制定戒烟计划,给予戒烟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酒量,有长期饮酒习惯的应建议戒酒。

05心理和睡眠处方

多数心血管患者都存在轻度焦虑、抑郁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鉴别其由身体疾病或心理因素引起,适时进行合理的引导及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病情及预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