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模块: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这个模块主要讲:诊断,治疗,康复
诊断
漏诊率很高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就是那个诊断率很低的疾病,国内有资料显示,在医院门诊这个疾病的识别率其实只有10%到20%。但这个病的发病率却高出好几倍,在三甲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发病率是42.5%,也就是说,接近两个里面就一位患者是心理疾病或者半发心理疾病。为什么这种病的诊断率这么低,而且还的出了普遍性?这其中其实有三个真实的原因。
第一,思维盲区。来医院瞧病的,一定会和医生说我哪哪不舒服?医生一般也就会就这个不舒服,开始检查。医患双方此时都想搞清楚这个不舒服究竟是什么原因,也就是病变是什么,如果这医生上来就跟你说,这可能是焦虑了。想不开是心理疾病导致的,你估计跟医生抡拳头的心都有了。
第二,文化问题。中国老百姓对抑郁和焦虑这样的心理疾病了,打心眼里就没把他当成是病。如果被诊断心理疾病,然后你还说我这疼那疼,这疼胸闷,那是气短的,就只能被当成是没病装病。您家里的亲人朋友都可能这么看你。这时就算你明显感受到抑郁焦虑,你也会首要关注哪里,哪里不舒服。
第三,医学模式。中国的医院大多还停留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医疗关注点都在于器质性的病变,说通俗点,就是说哪得病了该怎么治?这种不属于器质性病变的?不再医生的 主流关注范围内,但其实心理疾病的后果却是超乎想象的严重。不能工作的比例,引起死亡的比例也就是自杀的比例,一点都不比其他的疾病上这个疾病。在青春期、产后、更年期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发病率要更高,WHO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及冠心病以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
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关系:
首先呢,心理疾病对心脏有什么影响?明明是心理疾病,为什么会导致胸闷甚至喘不上气呢?其实,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疾病的躯体症状。也就是说心理疾病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症状,但并不是真的得了心脏病。
最常见的身体症状表现有:心慌、气短、胸闷和胸痛,还有各种疼痛,比如肩痛,腰痛,胃肠道不舒服等等。这些是无法用身体的病变去解释的躯体症状。越是那种只同情身体有什么问题而不好意思表达心理疾病的,越容易产生这种心理问题躯体转化, 比如:家庭教育自我要求越严格的,平时特别乐观开朗的。
还有的认为呢?这是一种行为退化,他要退化到婴幼儿语言前期,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那这种现象的病理学机制是什么呢?在第二讲心血管功能中,我们提到了心血管是有一套神经体液控制系统调节的。这套控制系统是由大脑发出的,而心理和情绪都会引起大脑的活动,从而可能开启神经体液控制系统调节,神经传导通路,最终影响心脏。 比如我们焦虑的时候,紧张的时候或者兴奋的情绪都会引起这个通路,引起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心理疾病除了会让心血管假装患病以外,还会让心血管真的患上冠心病。焦虑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也会让心梗的死亡率增加两倍以上。科学家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两类疾病居然存在很多共同的病理基础,比如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内皮功能紊乱,康林因素,血小板受体和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使得心理疾病既是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也会是它的结果。
总的来说,心理疾病一方面可能会有躯体化的表达,也就是表现为明确的身体上的症状。另一方面,长期的心理疾病真的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这就是心理对心脏的影响。既然心理和心脏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神经传导通路,那么这条路肯定是双向的。
心脏对心理的作用:
在演化的长河里,心脏乃至整个身体的局限性,对人类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当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甚至我们只有25度的视角范围,这么窄的视野,加上相对弱小的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看不见也应付不了随时可能的危险。为此大脑脑发育出了平行关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多个角度的危险同时关注,还可以快速连续切换对各种威胁的担忧。这样导致我们的担忧的焦点增多,尤其是现在,比如:我上次那个话讲得妥不妥?,大家会怎么看我下次要在开策划会,我该怎么办?这对我下个月的有没有升值?如果再不升职,那年底的裁员是不是就该轮到我了等等,这样的无效担忧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心脏对心理的塑造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规律的运动会启动神经传导通路,还会使得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大脑里的多巴胺,正是一种传递和产生快乐的神经递质,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
快速判断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最后用一个实用的方法来快速判断自己有没有抑郁症,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你是不是睡眠不好,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白天的精神状态,或者需要用药物来帮助睡眠。
第二,你是不是心烦不安,已经到了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都没有办法提起兴趣来了。
第三,你是不是觉得身体明显不舒服,但多次检查都没有能够查出病因。
三个问题中,如果有两个回答了,是那么符合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在80%左右了。
如果感觉已经有点抑郁,可以去看看《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修炼内心: 《被讨厌的勇气》,《了不起的我》
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治疗思路
心血管疾病分类:
总的来说心血管疾病按照能不能治疗,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治的了的,就是能根治,没有后顾之忧。 治疗思路是:
第二类,是能治,但是不能根治,需要长期的控制。
第三类,虽然不多,但却基本治不了,只能延缓它的脚步。
这治的了的。这一类治疗思路比较简单,就俩字“替代”,各种人工替代。治不了的,这一类治疗思路比较零碎,而且没有特别成功的借鉴就不详细说。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全貌
首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全貌是我们制定战略的前提。
以最常见的冠心病为例,它基本上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从危险因素到靶器官损害,再到急性事件,直至最后死亡。危险因素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靶器官损害就是危险因素,已经导致了一个或者某几个器官的损伤,而急性事件就是指突发的心梗、脑梗等等急症,这就是整个心血管事件链的全过程。
其次,制定战略。我们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战略核心--打断事件链,也就是说要打断全程的各个关键节点,而且要从源头打断。反过来说,只要事件链没有断裂,死亡就是最终结局。具体来看,如果这次一个人来住院是由于急性事件,那我们的治疗,首先要针对打断急性事件为主,否则链条的下一步就是死亡,但同时要针对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共同打击。否则,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发生急性事件。如果这次住院是因为靶器官损害,那我们就要以靶器官损害为主,不让他往后续的事件链上发展,但一定也要兼顾危险因素。治疗必须兼顾全局性战略和适应性战略。有了清晰的战略,我们才可以解决战术问题。
第一个阶段危险因素的战术方案,危险因素就是主攻,干掉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人类在这半个世纪的心血管治疗都是围绕确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努力。包括老年、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运动减少、焦虑或者抑郁。针对每一个可控的危险因素,发现一个就控制一个。虽然现在人类还不能根治这些危险因素,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变得可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比如我们单单通过药物降低血压这一项,就可以减少38%的心血管死亡率,以及16%的冠心病发生。
靶器官损
第二个阶段,靶器官损害。靶器官损害就是心脏已经到了缺血的程度了。而缺血呢,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过于狭窄,这时候我们的策略就是让它通畅,心血管介入手术就是医学在这个阶段最常用的治疗。具体来看就是从浅表可以穿刺的动脉入手。将导丝在X光线的引导下,放入心脏的供血动脉,也就是冠状动脉的位置,然后顺着导丝放入需要扩张血管的球囊以及支架,达到疏通血管的效果。
医学通过很小的创伤把它们放入体内,实现对病变部位的精准打击。虽然冠脉介入手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确实阻止了一些危险的狭窄变成堵塞。但是,从整个事件链的层面来看,这一招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应该属于缓兵之计。因为这种治疗方案本质上是解决狭窄本身,而不是为什么狭窄?如果没有解决为什么狭窄这件事,即使这一次解决了这个点,下次还会有别的点。所以一定要在治疗靶器官损害的同时,打断事件链的上一个节点危险因素。
急性事件的战术
第三个阶段,急性事件的战术,如果是急性心梗,还是可以用心血管介入,让血管再通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因为越早开通缺血的血管就会有越多的心肌能够存活下来。在这点上,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犹豫。但如果不幸的是,患者还发生了心衰,我们就得用另一个战术了。围魏救赵,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上看来是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在急性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个基本的治疗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减轻心脏的负荷,让它休息,等待新功能逐渐的恢复。在每一个事件链的当下,尤其是在急性事件面前,很难去顾及全局,因为这个时候活着高于一切。
替代治疗:
替代疗法实在是心血管治疗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巅峰之笔。换个人工肺,人工小肠,人工肾脏,而且在替代之后还可以达到和正常结构一样的功能吧。在心脏里承担功能的各个结构基本都可以被替换、被修补。可以用各种瓣膜替换心脏的瓣膜,用补片来代替心房、心室的缺损,用起搏器来代替心脏的窦房结,也就是产生心跳的结构。
心脏有可能被人工整个替代吗?答案是可以的。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终身人工替代治疗显现出和心脏移植差不多的疗效。2017年,美国最新一代的人工心脏的患者平均存活率是4.1年,而4年的存活率高达92%。所以说,心脏的寿命可能根本就不会是我们人类寿命的天花板。
心血管治疗的终极解决途径
国内外权威研究表明,在使用了最佳的心血管药物,并且成功的做了心血管支架植入手术以后,仍然会有34%的患者发生心绞痛,30%的患者会发生抑郁或者焦虑,40%的患者竟然都没有办法工作了,而25%会在治疗之后停止性生活。也许听上去这只是一组冷冰冰的数据,但如果放到康复中心来就诊的患者身上,你就会深刻的意识到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患者,一个个死气沉沉的家庭。为什么用了最好的药物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依然还是很差呢?手术结束了,心血管治疗就真的结束了吗?这其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认知。
通过治疗,心血管的结构可以在一日之内彻底修复,但心血管的功能却不能在短时间恢复。第二大类心血管疾病很难根治,只能控制。对于这类疾病的手术治疗其实只是缓兵之计。也就是说手术其实只处理了堵塞的血管。如果我们没有处理血管,为什么会堵塞下次复发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重建我们一生的生活方式
心血管治疗的终极解决途径要重建我们一生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行为习惯
心脏康复是基于生活方式的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心脏康复并不是要让身体和行为恢复到从前,而是要重建我们一生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行为习惯。为什么说心脏康复是治疗的终极解决途径?因为心脏康复对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来讲既治标又治本。心脏康复不仅会打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会对危险因素的源头进行打击。比如,康复会对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源头,向高盐饮食,运动减少等进行管理,所以是治本。治标是因为心脏康复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心肺功能,来适应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对于第一类疾病,心脏康复能让它尽快恢复到正常。而对于第三类疾病,虽然没有办法改变结构,但是心脏康复能让心脏在现有结构下达到最好的功能状态。
心脏康复方案--九九方案;第一个九指心脏康复的九个方面:健康认知、运动康复、营养管理、心理干预、睡眠学习、呼吸训练,疼痛舒缓,戒烟指导以及药物管理。第二个九是指对这九个方面的干预和关注,是长长久久的。
运动康复和营养管理
运动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训练副交感神经,让心率跳得更慢,更稳定,对抗心律失常。还能提高心脏对缺血状态的一个适应性,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运动是一种治疗方式,不是爱好那么简单。很多病人会自豪的告诉我自己日行一万步,结果走了半年多,血脂,血压,血糖啥也没降。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一个有治疗效果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以及运动时间。这样的运动才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
营养管理,为心血管启动自我修复提供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膳食营养本身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肥胖,盐摄入过多等等。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可以将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化于无形。另一方面,修复心血管的能量和物质都来源于食物。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能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就没有必要从药物营养添加剂或者保健品当中获得。
营养方案
原则:
如何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健康?一个决胜招就俩字自然。
首先要让自己的食谱结构接近大自然的食物链。大自然的食物链是一个金字塔最底层呢,是植物,各种主食,蔬菜,水果。在上面是稀有一些的豆子,鸡蛋,牛奶。塔尖才是更为稀有的肉类植物油。请你记住金字塔那只有多少没有高低贵贱,所以每一种都是你所需要的,而且每一种的多少,正是由他在金字塔内的分布量所决定的。
其次,要让我们的食物成分更接近自然本身的样子。举个例子,糙米就会比精米好,也会比高筋面粉好,全水果要比果汁好,因为加工程度越高,我们丢失掉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也就会越多。而这些对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多的好处。
最后,要选择自然界里时令的食物,也就是说本地的应季的水果蔬菜。这些会接近你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气候,也更适合你的身体环境,因为我们的祖先让我们的基因更习惯于原始状态的生活。
具体的一些方案:
多吃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建议每天摄入至少25~29克或者更多的膳食纤维。比如苹果、梨、魔芋、黑麦、黄豆、青豆、枸杞、石榴、椰子、冬菇。你会不会认为芹菜是含膳食纤维很高的食物?其实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并不高,充其量在蔬菜里算中等而已。
不仅要多吃膳食纤维,还要少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红肉,顾名思义肉是红色的,对应白肉,比如鸡肉,鸭肉,海鲜类)。糖可以让人变胖,但原因是什么呢? 研究发现,糖阻止了拟杆菌的定值。拟杆菌就是让你变瘦的“瘦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