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与一个朋友聊天,因为毕业在即,之后就要开始漫长的工作之旅,所以她决定先回家呆上一段时间陪陪家人。
在家的日子本该是温馨快乐的,她却忍不住向我诉苦,因为父母常常为了各种琐事而吵架,她夹在中间进退两难,而且她还觉得父母更关注年幼的弟弟,却常常忽略了她的感受。
听完了她的一串语音后,我想到了自己。
其实自记事以来,父母间的争吵亦是未曾间断,我一直怀疑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爱情,直到最后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为了生活而苦苦挣扎,所谓的爱情从来都是奢侈品。
况且家中因为有姐弟三人,作为老二的我似乎从小便觉得自己的父母的焦点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唯有把用功念书摆在首位,仿佛是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因此,对于朋友的内心世界,我完全能够体察其中的心酸和无奈。尽管所谓的原生家庭常被人们拿来做挡箭牌,好像它成了推卸自身责任包治百病的良方,但是抛开偏见,我们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的影响力的确巨大而且深远。
2.
知乎上有个问题: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样的体验?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
郑渊洁写过一个小故事,大概就是一个小姑娘被老师冤枉偷了别的同学钱。然后那个小姑娘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叫我父母过来。
当小孩真遇到大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父母,并坚信父母肯定会相信自己(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发责骂)并且帮助解决,我想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成长下的典型心态吧。
因为父母关系和睦、家庭幸福的孩子从小就在充满爱与包容的环境下成长,这种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甚至未来的种种选择。
而从小在缺少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会陷入低自尊的状态,始终谨小慎微,并且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
在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一万小时法则”外,书中还举提到了“实用智商”和“协同培养”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也能用来说明原生家庭的影响。
“实用智商”是一种社会悟性,是“一系列需要学习的技巧”,其中一个方面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和他人说出自己应该说的话”。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商,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和社会交际能力,而这种“实用智商”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协同培养”,即“积极地培养并评估一个孩子的才能、观念和技能”,因此中产阶级家庭或者家庭关系和谐的孩子在团队协作、社会交际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且更擅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孩子的“实用智商”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与之相对应,资源匮乏或者缺少关注的孩子,虽然在动手能力、独自自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和“拘谨”的,缺乏“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
尽管这一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可以反映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和成熟带来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被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
3.
正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作用巨大,所以它仿佛成了一根救命稻草,甚至许多人把许多不相关的结果也归因于它。此时,我们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收获真正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困境。
我和那个朋友聊了很多,说起了这么多年各自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我告诉她如今的我们之所以成为当下的模样,能够独自而坚定地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前进,能够坦然地应对一切挫折与成就,甚至收获了不少认可和赞许,这也必然有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尽管父母不和,自己非独生子女出身,我也会为家中琐事而苦恼,但是这一路走来,我能够明白父母的苦心,能看到他们为家的艰辛付出,能看清每个孩子在他们心中都有种无比的分量,能够学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会生活的重担。于是,我也学会了逐渐释然。
其实,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生活,这些记号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真实地存在,或美好,或苦涩。
我们一路向前,父母既是我们的铠甲,又是我们的软肋,可能还是无法言说的伤痛。在我们一步步迈向心灵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和父母和解,解开自己的心结,才能真正拥抱自我,活得更加坦然而轻松。
要走出这一步其实不难,关键有两点:
第一,和父母坦诚地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总会无意中封闭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不说出自己需要什么,对方永远不会明白。
第二,始终坚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有些人拿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药方后,就认为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但是,无论你我曾经历过什么,那都是过去式,我们要做的是坦然接受然后奋力向前,毕竟我们都不是父母的“后传”,我们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独一无二而且无比璀璨的一生。
在我们卸下原生家庭的包袱,相信父母一直无声地爱着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自身并不优越的条件去做成许多事情时,我们就已经走在了成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