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师都公开谈过这个概念,不过,在不同老师的思想里,它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可其本质是殊途同归的。
一、罗振宇脑中的“它”
在一次视频直播中,谈到「罗辑思维」团队的用人标准时,罗老师提过这么一个概念:
前射行为
通俗地讲就是“积极主动”,但这么一讲很有可能就会让你产生误会——积极主动嘛,那就凡事都抢着做,凡事都保持乐观就行了呗,可“前射行为”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与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叫“应激反应”,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在发生某种情况时,人最快、最本能的一种反应,它的发生不动用情绪,更不会动用理性。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它和情绪、理性的区别:你家里某根电线突然烧着了,你下意识的就会去想找水源灭火,这种“下意识”就是“应激反应”,等那一瞬间过后,你就会感到恐惧,此时你启动了情绪,你平复了一下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时,你放弃了用水灭火,因为“用水去灭烧着的电线,可能是雪上加霜……”,此时你启动了理性。
所以,“应激反应”用一句话解释就是“下意识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和“前射行为”矛盾在哪呢?
“前射行为”不是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而是解决即将发生的问题
“前射行为”是跳过这个问题本身,为“新的问题”做好准备,化被动为主动。
罗老师讲了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妇老来得子,孩子3岁那年生病了,母亲一时疏忽,把清理害虫用的农药拿给孩子吃了,等孩子口吐白沫的时候母亲才发现。孩子被送往医院的同时,母亲痛哭着把事实告诉了当时不在场的父亲,父亲知道了这恐怖又痛心的一切。等他赶到医院,看着已经崩溃的妻子,他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好生安慰,而是抱住妻子说了一句话——“我爱你”
这位父亲就是一位拥有“前射行为”的人,在问题发生的时候,他面对的无非是两个问题:
第一,孩子挽救成功,我该怎么做?
第二,孩子不治身亡,我又该怎么做?
父亲跳过这两种不可控制的结局,而选择解决即将发生的问题——“等这件事过去后,我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妻子?”这就是“前射行为”带给人的力量。
二、李笑来脑中的“它”
笑来老师常说:“我们是有方法论的!”,而方法论就是每个清晰且正确的概念积累、串联并总结出来的,这次他给这个概念生产了一个新名字:
万能钥匙
没错,对这个词的理解直接可以“顾名思义”,就是“啥锁都能开!”,只不过需要用类比翻译下:“锁”即是“问题”,“万能钥匙”即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那这个万能钥匙是什么?它怎么用呢?
万能钥匙是一种思维工具,它强调:“想要解决某个问题”,光盯着这个“问题”本身是没用的,能“解决问题的‘钥匙’”一定放在别处
理解了“万能钥匙”,就不难理解:当你和伴侣因为某事吵架了,你不应该死盯着这件事不放,而是应该尽量做一些能让伴侣和你自己开心的事缓解当前的气氛……当你英语口语说得不标准时,你不应该死盯着口语硬撑着练,而是应该先练习普通话,把你的“方言气息”消除掉再说……当你变成“上文故事中的那位父亲”时,你不应该试图责备或者安慰犯下大错的母亲,而是应该想想如何解决你们将来互相面对时的尴尬处境……
所以说,开“锁”的钥匙不在“锁”身上,解决问题的应激反应常常是效率最低的。
三、“黑天鹅”之父——塔勒布脑中的“它”
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在2014年出版的新作中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
反脆弱
他指出,人类是脆弱的,因为我们永远都有“面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可能,这种“可能”的概率在长期来看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它不能计算也难以预测。
人类面对“脆弱”,通常的反应是“要坚强”,可作者却反对这个观点,真正能对抗“脆弱”的是他自己定义的一个概念——反脆弱
人们面对“不好的意外”时,传统做法是:从解决和预防“意外”的再次发生为出发点,不断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巩固这种预防,尽可能地做好准备,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美国的911”、“汶川的大地震”……人们在突发情况发生后想法设法地加大对“恐怖行为”或者“地壳变化”的预防和预测,这都是为了下一次可能的“突袭”或者“余震”来临时,我们能有所准备。
然而,人们面对“不好的意外”时,“反脆弱性”的做法是:当不好的意外发生时,我们能接受这种意外的存在,同时借助“冗余”的方法,规避风险,甚至可能在风险中获得额外的收益。
“冗余”可以理解为“备份”,我们就是靠它来规避风险的,那么,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核心理念:
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结果”和“条件”不是按一定比例增长的,比如:我跑一圈花五分钟,不代表我跑十圈就花五十分钟,非线性的结果是不可测的。
因此,“非线性”指导意义就在于:在各种不好的意外发生之前,我们能够以一个很低的成本买到一个未来意外发生后能获得很大收益的选择权,那么,我们就具备了对抗“脆弱性”的有力武器。
“拿10%的资产,尽早地投资有长期性、有潜力的公司”就是靠“冗余”这种手段规避风险。早期时,花较低的成本买入“潜力股”长期持有,结果若是有收益的话,一定是“非线性指数级的回报”,再想想当初的成本,就算“不好的意外”来了,又怕损失什么呢?
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上文“那对夫妇的故事”中来,如果母亲在“那一切”发生之前,花钱准备了急救箱,在“那一切”发生之前,请人培训过急救常识,可能农药没蔓延到孩子内脏时,母亲就能察觉到,在救护车赶来时,母亲就已经展开了急救措施……
到了文章结尾,我想用一句话概括三位老师脑中的那个“它”:
解决“问题A”的最好时机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在“问题A”发生之前;第二个,是在“问题B”发生之前;(问题A、B是递进关系)
写到这里深深地体会到一句话:“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概念在不同的老师脑中有着不同的色彩,所以,“升级”这事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也许某天,对于众人皆知的某个观点,你我也能解读出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