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已四个星期了,我们进行了全县统一的质量监测,根据这次考后的成绩,学校将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我们教导处很重视这次总结,我在总结时把它分为四个部分:1、线上教学我们做了什么?2、复学之后,我们是怎么做的?3、从县线上教学质量监测成绩中得到哪些启示?4、复学后的变革与思考?下面就这四个部分跟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
一、线上教学我们做了什么?
1.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教学节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从2月17日起,我们的教学从线下转到线上,新生事物的产生,一度令我们十分迷茫。线上教学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摸索→提升→熟练。每一步的迈出我们都走得很辛苦,每天晚上的备课、搜索资源、录制视频、制作课件等,都浸透着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心血与希望。为了确保一个学生都不拉下,我们每天严查出勤率,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时间。为了给学生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学大餐,老师们费尽心思,隔着屏幕接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与温暖。
2. 学校从模式导学,五育并举,团队合作,赋能空中课堂。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品读经典中学习思辨,在制作抗疫手抄报中理解责任,在居家锻炼中丰盈内心,在说唱抗疫英雄中感悟生命。每周的云班会后,孩子们学会了七步洗手法,认识了众多逆行中的白衣天使。数学老师从数学的角度教学生读懂疫情,带孩子们看懂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的新增、确诊、疑似病例的数据,链接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3.英语老师结合疫情创意口罩秀,围绕家庭、冠状病毒展开了项目式学习。音、体、美、科学、道法老师引领着英豪的乐美、健美、德美课程。这些课程培养了孩子们的的审美情趣,锻炼了孩子们的心理肌肉,补足了孩子们的内心能量。
4. 线上教学提升了老师学习力。线上教学是对全体老师教育技术的全面检阅,更是对教师学习力的全面提升。老师们向实践学习,向同伴学习,年轻教师利用前沿技术手段给学生带来新颖、激趣的教学效果。老教师主动学习相关技术,克服困难,一遍遍地录制短视频,只为呈现最佳效果。可以说,线上教育,锻造了一批教学技术达人。
二、复学之后,我们是怎么做的?
5月18日,4-6年级复学了!20日,1-3年级也相继复学。我们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学,两手都要硬。复学第一周到现在,大家都很辛苦,每天都跟打仗一样,每天都是急行军。量体温、报数据、值日、上课、听课、培训等,在处理好家庭事务后,我们步履匆匆,为的是心中那份坚守和责任。
复学之后,我们根据线上教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线上云测试统计线上教学质量,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衔接计划。在查漏补缺的两周内,我们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安排心理健康课程,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
这次复学后的监测,我们的总体成绩是可喜的,语文科普遍考出了好成绩。数学科1-4年级的成绩都非常不错,五年级稍差,六年级也不够乐观。英语科总体都不大好,3-6年级只有三2班及格。相差10分以上的班级共有十个班级的科目,差距最大的是一2班的语文13.04分,1-3年的语文科组占了5人,4-6年语文科组占了1人,1-3年数学科组占了1人,4-6年数学科组占了1人,英语组占了2人。科组长要认真去调研、反思,给这些薄弱科老师支招,下半学期要怎样来转变,从哪些方面来转变,这是值得我们科组长思考的话题。
这次有31个班级的科目比上学期末有进步,这是很不错的。因为我们线上教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了我们线上教学抓得实,抓得细。启示:从这次考试中,我们有哪些启示呢?1、语文科:阅读和作文的训练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2、数学科: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每个数学老师要重视的。3、英语科:听力训练、单词背诵是重要训练点。4、综合科:上好每一课。抓住单元测试题的知识点,让学生强化记忆。
三、复学后的变革与思考?
复学后绝不是简单的复位。教学过程也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要根据学生线上教学出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各科要充分利用“疫情”这本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懂得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乐观精神。
几点建议:
1、我们的课程要改革。上课过程中要围绕培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组织相应的学生学习活动。如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项目式学习等。
2、打造家校共育生长点。疫后老师要勤于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从孩子学业、情绪管理、身心健康、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家校沟通、家长角色、家长成长等角度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3、打造教师学习的生长点。补技术应用短板,团队学习短板,深度学习短板,提升教师学习力。通过名师引领,团队协作,个人精进学习的模式,让每一位老师得到有效提升。
4、走出传统学习观下“为考而学,为学而学”的误区,让学生把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以书面交流口头表达、图文制作、动手操作、才艺展示、劳动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呈现,变作业为作品,变知识为能力,变行动为德行。
5、县视导后我们要提升的地方,老师上课的要有教学机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转变教学方式。
6、教学反思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根据这节课的情况去写反思,而不是从网络上去抄。这样我们写10年教案都不会进步。
7、教师要读书,要用自己厚实的功底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一生。
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老师们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教育的步伐,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充电。老师只有经营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