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和写作老师明确了后续的写作目标后,昨天抽空修改了一篇文章,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好,但记忆犹如雪片一样哗哗而下,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好神奇,我决定这次一定要努力把握住。
年初开始为孩子写书,并非冲动下的产物,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方面,确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许片段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也是值得纪念的;另一方面,我现在用一种更为积极疗愈的口吻来写就,或许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进行翻阅会有助于重塑信心。
秉承着这个信念,我现在改文有着满满的动力——不再纠结于自己文章的章法和语言表达,只要求忠实记录并真情流露即可。
这么一来,写作的过程既疗愈了自己,可能未来成书后也能疗愈他人。
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后,我觉得是时候启动关于自己的人生之书和关于长辈的回忆录的撰写。
自己的人生之书可以套用英雄之旅的经典构架,也可以参照写作老师给的七幕人生的框架,写出自己的高光和低谷,作为平淡人生的些许点缀。
关于长辈的回忆录,其实去年就已经想动笔,无奈万般头绪,自己的身体也不在状态。近期在疗愈自己的同时,忽然间觉得不一定要按照时间线为线索,到可以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写就。这样一来,我的思路就打开了。
妈妈对于我而言,是烹饪行家、手工达人、好打抱不平,当然也有对于浪漫的种种幻想,这样的妈妈对于我来说才是熟悉的,而不是困在时间里的隐形人。
或许,写着写着,我也会慢慢地理解妈妈,理解在当时她做出的种种无奈的选择,也能以之告慰她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