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由郭建龙所著,该书以中国历代王朝为框架,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历史王朝的兴衰与财政的关系,加深了我对中国古代财政管理和政府职能的理解,给予了我诸多感悟。
在书中,作者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秦朝到南北朝结束——探索中的集权帝国,隋朝到宋元——财政失控的繁荣帝国,明朝到清朝——最完美的集权机器。
在第一个阶段,中央帝国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帝国的财政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皇帝和大臣试验了无数方法,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最主要的问题是收支不平衡,因政府开销过大导致税收收入不够政府运作。帝国建立之初,政府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税收收入足以支撑政府运转;但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张,或者政府发动了战争,政府开销越来越多,政府不得不想尽办法增加收入。其中,汉武帝时诞生了快速敛财方法:建立国营企业,比如盐铁专营,同时也使用了买官鬻爵、举报富户等手段。尽管政府获得了大量收入,民间经济和官场风气却大受破坏,后来的统治者都很难在发展民间经济和扩大财政收入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第二阶段,中央政府尝试各种改革调整政府结构和经济政策。对于一个集权制政府来说,如何建立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会;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是它最关注的问题。而历代王朝的改革,基本都是围绕这两件事展开的,尤其是围绕财政税收展开。但这些方面的改革阻力相当大,成功机率不大。例如北宋著名的范仲淹改革和王安石变法,希望解决三冗问题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但因侵犯了多数人利益以及改革措施的不成熟最终失败。
同时,在中国宋代出现了纸币,这也成为国家敛财的重要手段。虽然统治者都明白,如果滥发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是他们往往禁不住诱惑,面对财政危机的时,往往变本加厉,不加节制,最终财政崩溃,导致政权更替,宋元的灭亡就是惨痛的经验教训。
第三阶段,由元至清,中国古代的集权机制逐渐完善,国有企业、公有土地制度、垄断货币发行成为政府扩大收入的三大手段。元代政府对货币的运用更加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明代政府清查了土地,使税收有了明确的依据;清代则挣扎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在完善传统制度时也渐渐受到西方财政的影响。
此外同过阅读我还了解到;
1.战争的开销是不可控的,一场战役可能花费几千上万亿白银,相当于消耗了政府数年财政收入。一场大战争甚至能让一个王朝财政透支乃至破产。
2.明智的统治者往往给税收留下余地,不会彻底清查户籍,给民间经济给予松缓地带,保证税收的持久性。
3.大多数朝代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土地税。但是王朝后期,由于各种土地兼并,土地都在有权有势的人手里,享有各种免税政策,政府只能通过加税扩大税收,导致民间经济危机,造成恶性循环。
4.政府财政与政府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效率过高的政府容易导致无节制征税,政府富足而民间穷困(隋朝);效率低的政府无法征收足够财富,民间富足而政府穷困,在军事政治上得不到经济支持自然显得弱势。
5.滥发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但政府每每禁不住诱惑,最终毁灭了民间经济。明代政府不会运用纸币,导致民间回到用碎银交易,反而保护了民间经济的稳定。
6.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近代重视商业。海关收入,国内商业税很快成为国家重要收入来源,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