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暇时间在读郭建龙的著作《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书,被里面的内容和观点深深吸引,虽然还没有读完,内心触动不少,在此总结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
该书作者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这本书从财政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各朝代的历史发展,与以往我们通过人物学习历史不同,剖析得更为深入、更具深沉,从财政这个角度看待帝国的兴衰,如同在历史长河开启上帝视角,各朝代的演变都逃不过财政危机引起的失衡。
以下是我目前的几点深刻体会:
1.如果把一个帝国比作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我们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看的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帝国的更新换代和兴荣衰落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正常的公司,最起码的要求是利润表有盈利,现金流量为正,才能够持续健康的运营下去。
同样的,帝国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税收,开支主要用于养活官僚体系,还有公共的支出。只要帝国财政收入超过支出,国家内部问题再多,这个王朝都能支撑。往往最终走向灭亡的王朝,根源都在财政出了问题。
2.让我重新理解了汉武大帝,还有战争。
以前,一提到汉武帝,就想到他的丰功伟绩。他创立的大汉帝国,还有那句:犯我汉者,虽远必诛,使得大汉民族深入人心,提到那段历史不禁让人从内心涌起一种民族自豪感。
然而,从财政的角度再去看那段历史,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战争,是名将之福,却是财政之灾。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打了大胜仗,却给这个时期的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战争的成本太大了,一旦开战,开销根本不可控,动辄几千上万亿白银花费,相当于消耗了几年财政收入。很多大战争让一个王朝财政支出巨大,乃至透支最终破产。正如当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所说的:即使打了大胜仗,也得不偿失。(想想如今很多键盘侠都在骂国家外交太软弱,不武力,看到这个不禁一笑,他们是真不知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
3. 大多数朝代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土地税。但是王朝后期,由于各种土地兼并,都在有权有势的人手里,有各种免税政策。国家财政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增加收入,只能给老百姓加税。一旦有外部因素(比如草原入关,或者天灾等),老百姓就受不了然后被迫造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历代皇帝都面临和头疼的问题。
4.这本书让我对唐玄宗晚年所谓的不明智有了新的看法。
提起唐玄宗,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他所创立的那个开元盛世,那个让中国人引以为豪,津津乐道的盛世。
过去总是说,唐玄宗在早期的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了一批贤良的宰相,最著名的有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这些人,是个明君。而到了后期的天宝年间,就昏庸糊涂了,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大奸臣为相,导致朝政混乱。真的是这样的嘛?一个像唐太宗那样明智的君主,难道竟不能区分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当然不是,我们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就很好理解了。
唐代初年,一直建立不起来正式的财政制度,皇帝是靠各种权宜之计来维持中央政权的运转。到了武则天时期,有所好转,但到了唐玄宗后期,由于官僚体系的膨胀,以及皇室的开销过度,虽然税收有所增长,支出更是在增加,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唐玄宗被这个财政问题折腾得焦头烂额,后期之所以选择让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人执政,是因为他们能帮朝廷搞到钱。虽后世评价他们是大奸臣,但在当时的政治结构里,他们的角色可是为皇帝解决了最要命的财政问题的人,在皇帝的眼里就是能臣。
所以,不管是帝国还是企业,现金流很重要!收入多元化很重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