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南来北往》蕴含的写作技法
《南来北往》是一篇主题鲜明,情感真挚的散文,作家赵丽宏热情洋溢地讴歌了大雁的勇敢精神和执着信念,并用想成为它们中一员的方式,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崇敬和赞美之情。就其可借鉴的写法,很多。如:
1.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2.结构清晰的层次序列
3.新颖别致的散文标题
4.第二人称的合理运用
5.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
6.整散结合的段落语言
7.完整严谨的首尾呼应
8.高度概括的题记方式
9.细腻具体的描写手法
10.自问自答式的深度透视
……
【学情分析】我教的八年级学生,百分之八九十来自农村。对于写作,几乎是零起点,没有技法,随意为之。极少数学生能做到语句通顺,主题突出,条理清楚。他们大部分都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思路,更不知道对于写作此篇文章的目的何在,写完后脑子一片混沌。最最缺乏的是观察、体验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缺了这些真实的考量,真情就无无从谈起。所以,引导他们去发现文章之美、去探究写法之妙、去思考写作之法,就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微窗。写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文章多么好,也只能取其一瓢,都想要等于什么也得不到。取其点,深深砸,乃教学之道。由此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标题和主题的内在联系,学习拟题;梳理作者心理描写的层层推进方式,明确写作路径;揣摩作者细化的语言表达,学写具体。
【学习方法】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
【学习流程】
台阶一
学生大声朗读全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说一说这篇散文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果作家邀请你来拟一个不一样的标题,你的标题是什么?然后比较讨论“南来北往”标题的妙处。
【设计意图】文题和主题之间有学生看不见的“秘密”,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阅读从标题入手,已成教学习惯。当然,写作时会拟标题,无非就是一个回环。只要把它们的关系弄清楚,就能牢牢抓住中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魂所在。我想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拟标题,是能否抓住中心的试点,亦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再现。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拟题后,再和此文标题进行比较,以此揣摩作者的标题和主题的关系,才能得其妙处。归为一句话: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文”和“题”的和谐统一。
答案:标题“南来北往”抓住了文章的核心部分——大雁的迁徙过程,春冬交替,南北往返。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征途中的艰难跋涉,无论晴空还是雷雨,无论高山还是江河,无论遭遇怎样的险阻,它们都义无反顾地跋涉。作者深知通过怎样的“过程”凸显“迁徙”的意义,彰显大雁家族的精神,以表达深深的敬意。标题,就是文章重点,就是暗示主题,就是蕴积情感。
台阶二
学生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学习层层递进的写作方式。
让学生重点画出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每一部分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再系统梳理出作者的情感路径,从而领会写作思维的步步深入。
(一)你们愿意在我的小窗前小作停留,和我谈谈吗?
——渴望触摸大雁的内心世界。
(二)是懦弱吗?
是什么力量,驱使你们顽强地作着这样长途的飞行?
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年年南来北往,从不误期?
是曾经有过山盟海誓的约会吗?
是为了寻找稀世的珍宝吗?
——猜测询问迁徙的目的。
(三)——用想象将自己化身湖泊、大树,给它们帮助。又觉得不尽兴,要化身大雁中的一员,真切感受它们的每一段历程。
这部分没有问句和感叹句,但有作者的情怀在。作者懂得大雁的不易,急切的地想成为雁群一员。“我要看看——”,三个“如何”,充满期待。
(四)我知道你们曾悲哀,你们曾流泪,然而你们后悔吗?你们会因此而取消来年的旅程,因此中断你们的追求吗?
不会的!不会的!
你们怎么会后悔呢!你们的追求,千年万载地延续着,从未有过中断!
你们是在追求中走完了生命之路啊!
大雁,渺小而又不凡的候鸟家族啊,请接受我的敬意!
——热情讴歌赞美,深情表达敬意。从旅途艰难,到永不后悔,这才是家族的魂所在,也是人类学习大雁的目的所在。
【设计意图】这篇散文主题鲜明,情感饱满,学生能感知到。但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深入地达到情感高潮的,他们并未知。只有给它们搭好桥,也就是设置好问题,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路径。我们的学生写作,尤其缺乏这样的步步深入,由表层到本质的探寻,本身就是写作思维的纵深训练。无疑,这篇散文就是很好的范本。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问句和感叹句”,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凸显主题的,这也是对上一个目标的具体化。
台阶三
依托韩军老师读错的策略,我打算主要针对本文语言生动具体的特点,拿老师改动后干巴巴的例子,和本文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写具体的方法。
1.如比较下面两句,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在冬天来临之前飞向南方……
是为了逃避严寒,你们才赶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前,迎着深秋的风,匆匆地离开北国,飞向南方……
比较分析:原文把把冬天到来之前具体化了,“第一片雪花”“深秋的风”“匆匆”词语的运用,让读者产生了画面感,从而更能理解“严寒”的内涵。
从而得出方法:要把“严寒”这个抽象的词语落到具体的“物”上,加上准确的“修饰词”,才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2.在以上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像这样能写具体的其它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赏一赏,他是如何做到的。
3.练一练:按着以上的方法,写一段或一两句描写“炎热”的画面。如通过描写花、树,猫、狗,人来写,亦可以聚焦一个小小的具体的场景来写。
【设计意图】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处语言都值得推敲,揣摩,内化。诗般的表达,饱满的情感,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雁深深的喜欢和敬意。尤其是描写性的具体化的句子,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对于平时学生的干瘪的语言表达,这就是很好的范例。韩军老师的“换一换”,进行比较的方式,可以借鉴。遵循“给出例子比一比,学生自己找一找,再动笔写一写”的路径,步步为营,以达到从发现到理解再到运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