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小宝18个月05天
昨天陪小宝上早教课,由于刚入秋,生病的小朋友很多,所以只有小宝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坚持来上课。律动课改成了蒙氏课,两个小朋友安静在工作台上捣腾他们的“工作”。本次课主要训练小朋友肌肉精细动作的能力。
训练方法:
1.Tiki老师拿了两个瓷碗和一个勺子。左边瓷碗是空的,右边瓷碗装着三个核桃。老师先将瓷碗、勺子、核桃分别让小朋友摸一下,用手来感知真实的事物。然后做示范,用勺子将右边碗的核桃舀起来,放到左边的空碗中,依次舀完三个核桃。做完示范,小朋友开始一个一个训练。
通过练习三指捏勺子以及用勺子舀核桃,训练小朋友的手指力量和手腕的灵活性。同时在练习的中专注力和耐心也得到了训练。小宝在舀核桃时,也经常有反复重来的时候,开始有些烦躁,可是还是在继续尝试,最终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2.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去工作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做,这些教具基本都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训练孩子肌肉精细动作的。
比如小宝开始拿了一组教具,有10颗透明的小玻璃珠和一个瓷瓶,小宝一颗一颗将小玻璃珠放进瓷瓶中,每当听到玻璃珠掉进瓷瓶里,发出清脆的“叮当”声,脸上就会露出自信的笑容,好像在说:“我又放进去了一个”。
小宝还喜欢玩五彩珠架,五种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木棍架,相对应颜色的同样大小的空心木球分别串进木架上。小宝拿着空心木球,往木棍上串,有时候拿着球不知道串进哪个木棍上;有时候空心球的空心口没对上木棍;有时候串进去了发现不对,又拿出来换一个木棍试试。总之,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行为,小朋友做起来并不容易,他们需要不断琢磨,不断尝试。
每次观察小宝上课,都能感觉到他的变化,同时孩子的行为也给我很多思考。
在Tiki老师示范用勺子将左边碗的核桃舀到右边碗里时,小宝坐在老师旁边,一动不动的看着老师做示范。该他练习了,我本以为他会拿起勺子直接将左边碗里的核桃用勺子舀到右边碗里。没想到,他竟然抓起右边碗里的核桃放回左边碗里,然后拿起勺子开始舀起核桃,小心翼翼平移到右边碗的正上方,手腕稍稍右倾,将核桃放在碗中,依次慢慢的将三个核桃都舀到右边碗中。
小宝的举动让我很诧异,老师在做示范的时候并没有用语言强调将核桃从左边瓷碗舀到右边瓷碗,也没有强调舀到核桃后如何放到右边碗中。这些我在一边看示范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而小宝在老师做示范的时候却将细节观察得如此仔细,并在脑袋里有顺序的记下了动作的步骤。
反思:
1、在孩子安静观察的时候,请不要打扰
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到小宝在发呆的看一些东西。比如有段时间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会跑到北阳台看外面的工地,远远的看着工地上的工程车在工作,有时候会拉着我指那些车,我会跟他说:挖土机、吊车、云梯等等。发现他的兴趣之后,我也特意买了一套工程车玩具,没想到他拿到玩具之后竟然一个个跟我讲:挖...吊...梯...等等。
环境对孩子的认知有强烈的刺激,而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通过观察、尝试、反复确认来习得新的知识。的确,在看到孩子发呆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参与其中,而事实上,孩子心中有他的世界,他在用他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他眼中的事物。不要打扰他,让他静一静,需要的时候,他会来找你。
2、孩子行为模仿能力超强,请注重身教
孩子对行为细节的观察力可能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他们甚至会关注到成人经常忽略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有了孩子之后,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在与孩子还是与他人的相处中。因为你的每一个细节或许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的意念里,你的行为方式就是他的标准。他会模仿你的样子变成一个越来越像你的人。所以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而这种榜样要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始。
3、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请不要过度指导
小宝在玩五彩珠架的时候,开始他会拿个彩色的空心球看着我,示意要放在哪里。我告诉他这个红色球需要串进红色木棍,他便串进去;但有时候我告诉他要串进某个木棍上,可他偏要放在另外颜色的木棍上。开始我试图告诉他错了,Tiki老师却提醒我,不妨让他错误的也试试,或许他串进去了整体一看颜色不对又会自己改正。果然,当他串错的时候,我并不干预,他将空心球放进不同颜色的木棍上发现颜色不对劲,马上就拿出来试另外一个。
父母们经常希望孩子们少犯错误,做任何事要能一次性做对就更好了。可是孩子的成长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在尝试中去获得认知并将知识内化。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耐心,让他们有更多试错的机会。
小宝妈
201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