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通过猴子在谁的背上?清晰地讲解了我们作为父母,不要背负孩子的责任。
把责任交还给孩子,不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尝试的机会,承担责任是走向成年的标志,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人,使他具备经营终身幸福的能力,独立自主负责起自己的学业和责任。
做赋予力量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约定,制定规则,赋予力量的话语:关爱,倾听,理解,支持,信任,讨论,分享,肯定,表达爱,尊重不同想法,设立界限……
我们要做到有目标,有基础,有节奏,有管教。
案例:一个女孩成年人20岁了,对母亲又打又掐,女孩母亲非常委屈地打电话寻求帮助,分析:本身母亲没有力量,没有边界,试想走向社会,领导同事没有达到所期望,会发生什么?这样的人怎么融入社会?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破坏性行为时,坚决说不,做到制止时,告诉孩子界限,接下来,孩子不敢这么做!
可见,孩子在控制和溺爱中养大的,没有边界,更不用谈尊重和理解。
案例:来访者咨询时,一位男孩妈妈把水杯送到儿子嘴边,妈妈对孩子生活照顾细致入微,试想,孩子遇到人际关系挑战和学业挑战会怎么样?孩子成年了,不用端茶倒水,必须从孩子这种生活中撤退出来,让孩子自己安排生活。
你有没有放手的意愿?你相信孩子能自己吃好饭吗?
让孩子自己负起责任来,你不需要把孩子照顾多么好,做60分妈妈就可以了。很多生活的事,让孩子自己承担。
放手六部曲:1开启意愿,2评估现状,3设定目标,4制定计划,5落地执行,6复盘总结。
案例:一位休学在家的孩子每天自己做饭吃,他可以照顾好自己,是不是对时间控制也可以?在失学300天期间,让孩子自己体验不去上学期间如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后来这位孩子去学校了。妈妈写了很多肯定日记,肯定自己,也肯定孩子。
让他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要总是有控制的意愿。
教练型父母,给孩子爱,力量。在他迷失时,可以拉他一把。
蒙迪训马故事:开始是碎马,听起来很残忍,目的是激起马的意志。这样的训练持续两—三周,马就彻底被驯服。
我们做父母是不是陷入误区,把孩子的意志粉碎?
案例:一个训练营训练残酷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创伤。
蒙迪看着残暴的训练,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发现领头的是一批母马,当小马违反规则,母马把它放到40-50米之外,这时小马有担心害怕,于是学会了顺从和服从规则,母马特别有智慧,不宠溺,也不是弃之不理,对小马有规则部分,也有爱的连接部分,原来远离马群是一种严厉的后果,马是群居动物,当马离开群体,会遭遇别的猛兽攻击,蒙迪幻想,也许可以用这个方式可以训练野马。以前需要残暴的方式并且需2-3周驯服一匹野马,蒙迪却用一个小时驯服了野马,用的是人道方式,父亲非常生气,认为这侮辱了祖祖辈辈的训练方式。不打不骂三天驯服一匹野马。受到了伊丽莎白的接见。
紧紧跟随,慢慢靠近,当靠近时,读懂了马的语言,轻轻抚摸,和马越来越近,蒙迪训马说明了温柔的坚持需要时间。
马回来了,马记得蒙迪。因为蒙迪陪伴了这匹马三天三夜,这不仅仅是三天三夜的情感,所有人热泪盈眶,蒙迪比训马师更懂马。
没有那么复杂,陪伴,跟随,观察,靠近,抚摸。
缰绳是一种规则,没有爱就没有规则爱与规则并存,并行。爱不是溺爱,无条件的爱是爱他生命的底色,爱他这个人,接纳他这个样子,建立起陪伴,给他温暖,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聆听马语的人》
训马与教育孩子一样。陪伴和爱是非常关键的。
蒙迪从不大声训斥孩子。47个孩子改写了命运。
签合同:破坏了规则,得到的后果。一周内不许睡懒觉,如果违反,把浴室地砖擦干净。
如果做到了,去河边钓鱼。
爱和连接。随着白板更新,孩子的行为也得到了更新。
赋予不是包办代替。感受一下你是什么特质的父母?
作业:
1当下的现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你为此做了哪些事情?做了什么改变?
3你愿意做出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