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63页
今天读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本用童话人物来娓娓道来心理咨询是什么、能做什么的心理学入门小书。一起和墨水留白读书的聊书人是C,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学历过硬、工作优渥、家庭教养很好的都市女性。我所见到的C,并未像书中的主人公蛤蟆一样,郁郁寡欢。但在家庭与工作、自身与亲友、爱情与亲情等各个维度的交往中,C却时常感觉很无力。一起读书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在和苍鹭医生——书中的心理咨询师,和蛤蟆先生、和我们的内心进行着对话。通过这本小书,C希望能够褪去光环,聊聊她的过往,找到内心里潜藏着的力量。
关于童年和成长
我觉得,当我回想早年的日子,我想起的是我父母的愤怒,而不是我自己的。总有人对我指手画脚,父亲经常在我表现不好时冲我发怒。(《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59页)
回想C的童年,妈妈的教育会很严厉,标准很高。而爸爸因为长期在外出差,在家陪伴的时间很少。即便是后来结束外派重新回归每天朝九晚五的家庭生活,C对于他每天很难早起按时送C上学,以及常常因为打游戏不愿意关电脑而家里产生争执,印象深刻。C还记得,那个时候,她甚至很讨厌周末,因为一到周末,家里必定会有争吵——无论是C和父母的,还是父母之间的。
和《蛤蟆》一样,C的童年家庭里缺少一个调停的声音,可以在争吵时平息不必要的伤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C的叛逆期来的格外强烈。记得小学升初中的那个暑假,爸爸公司组织外出旅游,C几乎全程都是黑着脸,控制不了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到处找别扭,哪怕C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无理取闹。
《蛤蟆》里说,怄气也是一种愤怒,那么我想C当时一个暑假的叛逆,应该算是慢撒气的一种极端方式了。
你觉得成长必定永远是场战斗?
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成功过,但是记得很清楚,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62页)
问C,什么是成长?C回答:成长,就是你有那么一瞬忽然意识到,此前的自己或行为是有多傻。无论这个认知是对是错,都会从头到脚感到一股彻心的凉——因为自己彻彻底底否定了一瞬间之前的自己。
印象最深的是,C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因为拿到小队长而沾沾自喜,回家却被妈妈斥责:没有上进心。那种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C至今都可以感觉到。《蛤蟆》里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这便是所谓的“共情”。那么,我想C的童年应该是缺少这种共情的。
C从未想过自己是缺少爱的。因为在C看来,父母对她的投入和关心始终如一。但在看《蛤蟆》的时候,C说:爱,并不仅仅是为你花了多少钱、为你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在你开心的时候,愿意和你一起笑,在你伤心的时候,愿意抱着你什么都不说。
可能和《蛤蟆》的童年一样,C看似什么也不缺少的童年,真真切切地缺少这种共情的爱、鼓励和支持。
关于自我察觉和自我表达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54页)
C不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哪怕童年时爸爸的经常出差让C印象深刻,但C从未怀疑过他对自己的爱。《蛤蟆》让C反思:我缺少的是什么?我现在面临的最大痛点是什么?
C缺乏的是认同和依靠——无论我多优秀,C骨子里是不认同自己的,是缺乏自信而自卑的。这导致C即使长大成人,在外人看起来非常优秀,但C始终会在别人眼中找认可,别人给C的批判,会让C反复掂量很久;为了能够达成认可,C可以不惜拼尽全力,哪怕伤害到自己也在所不惜。
得了,蛤蟆,你知道愤怒是什么。你是怎么应对它的?你上一次感到愤怒是什么时候?
蛤蟆感到困惑了。首先,他之前并没有在想愤怒的事。其次,他发现在任何时候都很难承认自己感到愤怒。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结果就是他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58页)
说出来可能好笑,作为一个成年人,不会生气?但C真的就是这样,和《蛤蟆》有着相同的困惑:很难感到愤怒。或者换言之,C很难用带有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和他人之间的对抗。
C是个金牛座。在金钱上,C不是那么在意,但也绝不是外在表现的那么不在意。C始终认为,如果可以用钱来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C会选择自己花钱,而避免让他人花钱——也许潜意识里是在避免让他人“不适”。
别人会觉得C很善良,但坦白而言,C其实很冷血——C真心护着的对象并不泛滥,相反,极少。C不会为自己去锋芒毕露,但为护着的人,C会变得像尖利的刺猬一样,不怕得罪任何人。
前几次面谈你说,愤怒时一种基本情感,我很同意。我记得你把基本情感比作画家调色板上的三原色,所以我的问题是,既然愤怒是塑造我的行为的基本要素,那我为什么不会生气呢?(《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71页)
你和其他很多人学到的,就是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你采取的方法就是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73页)
C不会生气,是因为C要回避对抗么?为什么C会回避对抗?
小学的时候,C也曾强烈的对抗,甚至是有轻生的念头:已经忘了具体是为了什么,只是依稀记得,和妈妈吵得厉害的时候,C想从家里住的四层窗户跳下去。结果呢?C没有迈出那一步。不记得具体是靠着什么,拦住了内心的冲动。C甚至不记得,当时是否有和妈妈明确表达了她内心的这份绝望和难过。
——C很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做傻事。当时那份心结,应该也再没有机会解开了。她只记得,童年,不快乐。
《蛤蟆》里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就像马赛克的色彩一样繁多复杂。童年的C,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察言观色的人。不会愤怒,换句话说,不希望带给别人不安,不愿意因为对抗而带来不可控制的后果。但关于自己是否会不适,C好像已经麻木了。
C说:和自我觉察比起来,自我表达更难。她也不想要这份麻木,但棱角没了,怎么找回来?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想要活成一个让自己痛快的人,谈何容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