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对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进行调研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的手里。在针对具体的财富比例进行调研时,他意识到,一个族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他们所享有的总收入之间常常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为了验证这一点,他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财富分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其中的比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无论是英国、德国、美国,还是亚洲的一些国家,它们的内部财富分配都在数学上呈现一种非常稳定的关系。
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帕累托提出了“二八法则”,也就是20/80法则,也叫帕累托法则。按照帕累托的说法,即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而20/80法则实际上不仅仅体现在财富的分配中,还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比如20%的罪犯造成的破坏,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20%的超速者,引起了80%的交通事故;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20%的人掌握了80%的资源;20%的已婚者,占离婚人口的80%。
由此来看,20/80法则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定律,这个定律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时间管理方面,同样存在。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花费80%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20%的时间做次要的事情;②先做20%的重要工作,然后做80%其他的工作。或者我们可以将其合二为一:80%的时间做20%最重要的事情。
20/80法则的核心就是把握20%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将这个20%当作最重要的任务,当成一个时间分配的核心,因为最重要的这20%往往也是最有价值的、最能够影响全局的,只要控制住了20%,那么剩余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轻松,整体的工作效果和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无论在哪一家公司,把握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时间管理的重中之重。比如麦肯锡公司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词汇:“关键驱动因素”。“关键驱动因素”其实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钻研和把握问题的核心,而不是把所有问题一字摆开,逐条进行分析。因为推动事物发展的永远是最重要的那几个因素,影响事物性质的同样是最为关键的那几个要素。我们需要找到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地把时间花在全部的工作上。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经常有些人觉得工作愈忙愈好。但是忙着琐碎的事和忙着正事,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样花时间工作,其一分一秒的价值也完全不同。因此,当你面临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着手时,就应该记着20/80法则。你要问你自己哪些事项是真正重要的,就不会偏离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
我们常常持有一种固定而片面的认识,认为事情的因果会有一个绝对相等的联系。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假设:50%的原因或投入,会造成同等的结果或产出。当然,有时候的确如此。但正是这种根植人心的常规认识,危害了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成了发展的桎梏,影响我们迅速达到成功目标。就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看似繁重的工作,其实只有小部分才是主要且紧急的,急需我们认真去处理的,而剩下的大多数则是可以拖一拖,或是完全不需要理会的。那么,把这些工作集中在某一个高效的时间段,相信在这个时段内要完成这几件任务,应该很轻松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用20%的时间来完成80%的工作任务。
20/80法则有助于应付一长系列有待完成的工作。面对着一长系列工作,我们难免心存畏惧,于是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做之前就已经泄气,或者选择先做最容易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只要做到清单中的两三项,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那就会对我们大有帮助。因此,列出这两三项,各花上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它们完成。不要因为没有把表中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所决定的优先次序是正确的,那么最大的好处,已经由你妥善完成的两三项中获得。
需要注意的是,20/80法则并不完全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数字游戏。在运用这个法则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求我们必须严格将一件工作划分成20%与80%,或者将所有的工作时间划分成80%与20%。正如犹太人所说的78/22一样,真正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比例还是会出现变动的。我们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和安排,争取让时间管理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平衡。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所谓看起来不怎么努力但却获得成功的人,与其说是他们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下了工夫,倒不如说是当别人在偏离要点以外的80%的部分上下工夫的时候,他们却在为抓住20%的那一部分要点努力着。
工作有无成果不在于自己工作时间有多长,而在于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效率,创造的附加价值有多高。20/80法则主张,应该用最少的工作换得最多的价值,工作的质比量重要,切不可在无关紧要的事上认真。
每一个人都应当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工作的乐趣如健康一样珍贵,比名与利更难得到,而如果我们善于利用20/80法则,这一切将会成为现实!“一份耕耘,多份收获”也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