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回老家的时候。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会开着车,一行人到老家的山上上坟,顺便回到老家的院子里看看。与其说是老家,倒不如说是个活在我记忆中的地方。那是我爸爸长大的地方,而之于我,那里仅仅是每年去感受一次的陌生的土地。但是到后来,我渐渐对这个院子产生了感情……
小的时候,我只知道老家到处是黄土,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土山,缓缓绕绕的梯田,都构成别处很难见到的风景。由于是土山,道路很难走,所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说的应该就是我老家这样的地区。老家位于我们居住县城的最西边,地貌很特别,与县城周边的其他地区都不一样。其他地区都以平原为主,少见凸起的山峦,而老家却是处处山脉,并且山上还有黄土高原上才有的建筑结构—窑洞,于是老家可能也就因此而得名,叫高山。我一直很纳闷,窑洞是只有黄土高原地区才有的建筑结构,而我们所处平原地带,怎么会有这些?直到上了中学以后,才渐渐了解,老家地处中国第二、三阶梯交汇处,是黄土高原向平原的过度地带,还呈现有黄土高原的特征,难怪仅距离县城20里就是完全不同的地貌。
老家的房子是依靠一面山墙挖出的几孔窑洞,推开院门口吱吱呀呀的木门就能看到它们。说是院子,真的有点说不出口,因为整个院子连院墙都没有,只是堆放了一些干枯的荆棘。窑洞口周围用一些红色的大石头进行加固,主洞有三孔,也可以说是两孔半,因为有一孔很浅,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另外两孔一孔是厨房,另一孔就是住室了。山墙的最左边还有一个浅浅的小洞,只有一两米深,没有门,洞上边两个凸出的木栓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挂过一张布帘。有次回老家的时候,又看到这个小洞,我很好奇,就忍不住问“这个洞为什么这么小,不是被老鼠掏的吧?”爸爸笑笑说,“那是你爸爸我当年的给自己造的书屋,还是我自己挖的呢!那时每天放了学,就点上煤油灯在这间小屋子里面看书学习。”说完,他脸上露出难以觉察的自豪。我们也会开玩笑地回应,“哟,你们当年生活条件还挺便利嘞,要是房子不够住了,直接自己动手再掏一间,再不够了再掏一间,真方便,还免费,哪像现在一间房子都那么贵,买都买不起。”众人皆笑。
闲暇时我常听奶奶讲,当年因为是外来户,常常被村里人瞧不起。但是因为几个孩子的缘故,我们家在村里也是响当当的。奶奶的5个孩子都特别的争气,那时村里的小学总共有五个年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奶奶的孩子,而他们每个人每次考试都能够站在光荣榜的前几名。在那几个条件艰苦的窑洞中,奶奶培养出了好几个大学生。每次说起这些,奶奶都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我从来没有在老家住过,因为自当年爸爸考上大学,后来在城里工作定居之后,爷爷奶奶他们举家搬进了城里,院子也就渐渐荒废了,偌大的院子只剩下几棵早年种下的梨树和几扇饱经岁月侵蚀的木门。
现如今,我的姑姑们也都成升到了奶奶级,几个家庭的房子加在一起也应该有两位数了,每一套房子的居住空间都比原来的窑洞要大些。但每个人脑海深入记忆最深的应该还是那个深山中的院落吧,因为那是他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童年奋斗,而后走上幸福生活的发源地。
房子与人是相依相偎的,房子因人而有生命,人因房子而长久。几千年来,有多少富丽堂皇的宫阙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却还记得刘禹锡的陋室,记得纪晓岚的阅微草堂,也记得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它们都没有雕梁画栋,却能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用心去经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用知识与爱去填满每一个角落,无论住在哪里,哪里都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