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它会腐蚀我们的理智,驱使我们做出一些本不该做的事。面对被黑暗面侵蚀的后果,有的人自甘被黑暗吞噬以致越陷越深,而有的人踏上了寻找心灵救赎的旅程。我想,《追风筝的人》里追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心灵的解脱。所谓追风筝,也是在追求心灵的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在陪同主人公阿米尔长大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也是他对阿米尔赤诚的忠心。他们的友谊是值得羡慕的,然而看似根深蒂固的友谊在一次斗风筝比赛中被打破。从那场斗风筝比赛开始,命运开始转折。
那一天,阿米尔成功地拿到了斗风筝比赛的冠军,而哈桑在拿风筝的途中被阿塞夫等人拦下。哈桑宁死不从,不愿交出象征着阿米尔荣誉的风筝,这使他们大为恼火。阿米尔去寻找哈桑的途中看到一起长大的伙伴被凌辱,他没有挺身而出,而是选择了躲避。
在那个时刻,黑暗已经在慢慢腐蚀他的内心。而阿米尔接下来的行为彻底地展现出了他内心的黑暗,他拒绝和哈桑交流,并设计欺骗父亲说哈桑偷了他的手表,最后逼走了哈桑。于是,多年的友谊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不,说顷刻间也许并不准确。忠心耿耿的哈桑用极大的代价守卫了阿米尔的荣誉,换来的却是冷落和陷害。但这一切的发生却又是那么理所当然,看似牢固的友谊其实早就悄悄地产生了裂缝。
阿米尔嫉妒哈桑的聪明以及父亲对哈桑的宠爱,他嫉妒,但他更害怕,他害怕哈桑抢走属于他的荣耀和关怀。于是,在一开始,他就没有把哈桑当成朋友。他们的友谊自始至终只是一面脆弱的镜子,裂缝一直在逐渐增大。终于,在哈桑离开那天镜子破碎了,满地的碎片映照着阿米尔被黑暗腐蚀的内心。
后来,因为战乱,阿米尔和父亲来到了美国,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是阿米尔发现他无法忘记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他痛恨那时的自己没有抵制黑暗的吞噬,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心灵的奴隶,日日夜夜受到来自良心的拷打。他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曾经令人不齿的行为,也对哈桑感到愧疚。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曾经被内心的黑暗所吞噬的,并不只有他,原来最大的骗子是他已经去世的父亲。哈桑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而是他的亲弟弟!那个他所崇拜,为之感到骄傲,并渴望得到其关怀的人,曾经居然做过这么为人不齿的事,阿米尔无法接受。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在得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依旧在恶魔的爪牙下,经历着水深火热的日子,阿米尔不顾在美国的安宁生活,毅然决然来到战火纷飞的故乡。因为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能获得解脱。
这是一场寻找心灵救赎的旅程,即使再艰难,阿米尔也未曾放弃。然而让他惊讶的是,那个折磨索拉博的恶魔居然是曾经凌辱哈桑的阿塞夫。在内心的黑暗面前,阿塞夫选择了堕入黑暗,成为了恶魔。
虽然阿米尔因为接受阿塞夫的挑战而遍体鳞伤,但阿米尔还是成功将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我想,是他坚定的心让他战胜了一切困难。他一心想弥补曾经犯的过错,于是在面对实力的碾压时,他只是咬着牙默默承受。那个时候,他也许想到了曾经看到哈桑被凌辱时懦弱的自己,想到了因为害怕和嫉妒而逼走哈桑的自己。哈桑明明什么错都没有,却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切都使他良心难安。但他没有沉溺在痛苦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救赎。
我想,不仅仅是阿米尔,他的父亲也早已获得了心灵的救赎吧。在逃向美国的途中,他怀着一颗必死之心保护了一个柔弱的妇人。那一刻,我想他已经不用再接受良心的折磨了。
故事由斗风筝开始,也由斗风筝结束。虽然物是人非,虽然索拉博依旧没有完全放下过去的阴影,但是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是的,一切都会变好,正如结尾处索拉博的那丝难以察觉微笑,在阿米尔看来,是冰雪正在融化的预兆。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内心的黑暗时都能做到拥有理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良心未泯,只要我们心中还有愧疚,我们依然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寻找心灵的救赎。
虽然风筝可以飞得很远,但控制风筝的线一直在我们手中。虽然有时我们的行为可能失控,但我们依然可以拉动手中的线,让自己的行为回归正轨。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用害怕内心的黑暗,这无法避免,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心灵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