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腿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想去哪里就走到哪里去。后来,当了学生的我们,上下学也是走着去走着回。
我们上学的年代,家长接送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只有在生病、哭闹、上学第一天或第一周的时候才有。然而,那时的我们更愿意自己上下学,因为有小伙伴儿一起,说着笑着就走到学校了,跑着跳着就走回家了。所以,我们也不愿意坐在家长的自行车后座,听风来去。
南关小学大门朝西开,门口是繁华的工业街。
这条南北向的街叫工业街,是因为在这条街上有一些工厂,比如地毯厂,瓷厂。只是这些厂早已过了繁荣时代,只剩下一些老旧的厂房和大门的牌匾,以及每年象征性的生产出的一些产品。
这条街叫工业街,却更像是商业街。街两边是林林种种的商铺,有五金店,小百货商店,诊所,早点铺子,文具店,玩具店等等。
小学的南墙外是一条较宽的土路,路南临街的是一排两层小楼,那是南关村委会所在地。从这一条土路往东走,就进入了南关村的腹地。
每天早上,以南关小学为终点有两支大部队,一支从工业街涌来,一支从这条土路涌来。我们称从工业街走到学校的路为大路,因为这条路是柏油马路,总会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呼啸而过的身影。称从土路到学校的路为小路,因为这条路是土路,不仅曲里拐弯,还有很多分支小径。
我们上学的时候,一般不选择走大路,因为大路除了车就是卖东西的,一点儿都不吸引我们。而小路就不同了,小路上有各种野花野草,有小泥坑,有小石子,还有意想不到的东西。每天的上下学路上总少不了惊喜和欢笑。
一路欢歌,一路欣喜,走着走着就到了高年级。到了高年级,晚上放学就晚了,夏天还好,冬天就惨了。一走出教学楼,迎接我们的是漆黑的夜幕,于是,不一会儿,刚放学的吵杂声就被黑夜吞噬了。
后来,家长们说晚上放学要接我们,但是,接的多了,我们又想念和小伙伴儿一起放学的乐趣了。于是,有时候,我们就自己结伴回家。为此,我们还自制了小夜灯作为走夜路的壮胆神器。
只需要一个大饮料瓶,一根蜡烛,一根棍和两根线即可。
首先,把大饮料瓶带瓶盖的部分剪下来,倒置。
然后,在瓶口两侧扎两个小洞,穿上线,线的另一头绑在小棍儿上。
最后,选一根不高于瓶口的蜡烛,放进去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放学的时候,我们就将蜡烛点燃,提着小夜灯,又可以说着笑着,跑着跳着回家了。我们的父母每天晚上都神情严肃地站在巷子口等着我们,当黑暗中出现了一团橘色,他们的神情就缓和了不少,因为不久就听见我们的叽喳声了。
当我们见到父母的时候,透过微弱的橘色火光,看见的是他们的微笑,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有过严肃的神情。只是,后来,我们要自己走夜路的要求越来越频繁,致使妈妈们自己说出来的。她们说微笑之前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过山车似的心情,我们是不懂的,但是,她们明确表达了不想再经历的意愿。于是,我们就只能偶尔提一下自己走夜路的请求了。
后来,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小橘灯》,我们惊叹小女孩儿的巧手。她三两下就能做一盏小橘灯,而我们试了好几次,却从未成功过。所以,我们走夜路只能用我们自制的饮料瓶小夜灯而没人能拿一盏小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