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玚,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今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南顿镇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应玚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玚的父亲应珣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
应玚自幼深受家庭的熏陶,饱读诗书,对诗学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但壮志难酬。
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在家乡享有盛名。两兄弟共同著有《应德琏休琏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深受后世学者喜爱。
应玚初来邺都时,在曹操手下任司空军谋祭酒。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欣赏他的才华,经常邀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自为丞相,任命他为丞相掾属。建安十六年,曹操为诸子精选宾友,应玚转为曹植的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上文学,主要掌校典籍、侍奉文章等。
应玚任地方官时,推行一系列有益民生的政策: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业,兴办教育,修建桥梁等,在当地颇有声誉。
应玚不仅处理曹操治国事务,还多次随曹操南征北战。建安五年袁绍,曹操的官渡之战,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建安十六年西征马超等多次战役,应玚均随军出征。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归葬于故土项城。高寺镇今存“应冢”,是为应玚之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丕说应玚“和而不壮”,又称赞他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诗歌代表作《赠文轩王孔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应玚对孔子的敬仰和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也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 明人辑有《应德琏集》。